劉玉最后一句話,的確是發自內心,當然也有利用這一點來做最后的手段來感動太史慈。
太史慈的確是被感動了,可是他還是堅持不歸順。
情愿回老家也不為劉玉效力,劉玉都沒辦法了。
殺了太史慈可惜,劉玉金口一出,想要改口也不行了。
到了第二天天蒙蒙亮,就有一支人馬來天牢將太史慈接走。而這一次并不是什么囚車,而是一輛馬車。
不過太史慈身上的鐵鏈并沒有撤掉。
這支人馬就是劉玉安排的。
劉玉讓李貴對外宣稱太史慈在天牢中暴斃來掩人耳目。
李貴高呼劉玉仁慈,并且死心塌地發誓自己一定要忠心于劉玉。劉玉最喜歡忠義之人,太史慈忠義,所以他就算是不愿意臣服,劉玉還是留了他一條性命。李貴相信只要自己忠心于劉玉,哪怕日后犯罪了,也能夠保住小命的。
而太史慈到了東萊之后,就被釋放了,身上的鐵鏈也被解開了。太史慈回到了自己多年未歸的老家,來到了他的母親墳前。太史慈在墳前跪了整整半天。之后,太史慈在母親的墳墓旁邊建筑了一間木屋,住了下來。
處理完太史慈的事情之后,劉玉就開始關注起東吳和曹操之間的大戰了。
然而在荊州的一座山坡上,一個文人模樣的人手中拿著一個盒子站在一座巍峨的墳墓面前。
這座墳墓是荊州龐家已故家主龐德公的,而站在這里的就是墓中主人曾經的好基友水鏡先生司馬徽。
劉玉派人通知司馬徽關于龐德公的死訊,司馬徽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猶豫,簡單收拾之后就啟程了。
就算是司馬徽日夜兼程,還是沒有及時趕到。
龐德公已經入土為安了。
“龐兄,沒有想到吾還是沒有見到你最后一面。想必你也是抱憾而逝吧。”司馬徽有點傷感地說道。
微風輕輕吹著司馬徽的臉,仿佛龐德公在回應著他。
司馬徽坐在了龐德公的墳墓前,從帶過來的盒子之中拿出了一壺酒和兩個酒杯。司馬徽在墳前放了一個杯子,自己面前也放好一個杯子。如同以前司馬徽和龐德公兩人對飲一樣,司馬徽倒好了兩杯酒。
“這是洛冰泉,你以前很想喝的,吾從洛陽給帶過來了。你我對飲一杯”司馬徽自己喝了一杯,然后把龐德公墳前的那杯給倒在地上,隨后又倒滿了。
“不錯吧這可是一等一的好酒啊”司馬徽微笑地說道“當初你我一起對飲,你可是半杯都不讓。可惜你這家伙躺在這里了,沒有機會再和吾搶了哈哈看你之前天天和吾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