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東吳這邊為了防范士燮背后捅刀子,讓孫翊帶領重兵去鎮守會稽。
士燮也是打起了坐山觀虎斗的心思,在一邊裝傻充愣,就等著劉軍和東吳分出勝負,最后他再來插上一桿子,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利益。
諸葛瑾看破了士燮的打算,所以這次一定要將士燮拉上賊船。
張昭沉默了大半天,在諸葛瑾提到士燮之后,說道“若是讓士燮從交州北上荊州,倒是一個不錯的方略。可士燮貪生怕死,恐怕那老東西不可能出兵啊。”
諸葛瑾點頭,說道“子布公說得對士燮一直以來都是老謀深算,沒有好處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所以呢,咱們這一次要讓士燮出兵,就必須軟硬兼施,讓其不得不出兵”
“哦說來聽聽。”孫策很有興趣。
諸葛瑾臉色一嚴肅,語速也快了起來,說道“首先主公可下令讓士燮出兵荊州,士燮那廝定然百般推辭。一旦士燮推辭或者裝聾作啞,主公立刻命令三將軍大軍調動南下,以威懾交州,逼士燮做出回應。此乃用強”
“那用軟的呢”周瑜詢問道。
諸葛瑾笑道“天下紛爭,皆是為利士燮也是如此。主公可派一心腹前往交州,與士燮約法三章,言明士燮拿下的荊州土地、百姓、物產,皆歸他所有,想必那老匹夫會動心的。”
孫策等人都沉思了起來,諸葛瑾這個計策可是大手筆啊。
荊州富庶,連孫策每每都想要拿下來。可就這么答應送給了士燮,東吳這邊怎么愿意啊。
孫策沒有想多久,說道“子瑜,你的計策非常好,就這么辦本公答應士燮,哪怕他占據了整個荊州,本公也無異議。”
孫策根本就不用多想。荊州富庶的同時,兵力也是雄厚的。孫策用自己的親身行動去試探過荊州的虛實,直接被打回來的。
交州的實力連東吳都不如,士燮能夠把整個荊州全部都占據就有鬼了。可能劉軍的注意力都在東吳這邊,交州會有點機會。劉軍若是反應過來,士燮將要面對就是劉軍巨大的怒火。
如此這般,交州就為東吳大大分擔的壓力。而孫策也可以更加從容一點。
反正都不是自己的,孫策就算把益州、關中、司隸都承諾給士燮又怎么樣,士燮能拿下來么孫策可以斷定,士燮要是能夠打到江陵就非常不錯了。還是孫策牽制劉軍主力的情況下。孫策覺得以劉玉的暴脾氣,肯定會傾其所有去打士燮的。那時候,東吳就輕松多了。
周瑜想到了孫策所想的,于是說道“主公英明”
張昭、張纮、朱治、諸葛瑾也急忙稱頌孫策的英明。
“什么英明不英明咱們也不用說這樣的廢話。此事是子瑜想到的。不如就讓子瑜負責吧”要想讓士燮乖乖聽話,孫策當然是想讓始作俑者諸葛瑾去負責此事。
諸葛瑾聞言卻是急忙拒絕,說道“主公,卑職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吾擔保一人書寫一封書信前往,士燮定然會果斷服從。”
開什么國際玩笑諸葛瑾要是去負責鼓動士燮北上的事情,那豈不是將神武朝廷給得罪死了士燮是中原人,可他手底下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蠻人。一旦士燮北上荊州,就和蠻人入侵沒什么區別。漢人和外族向來是不對付的。所有引外族入關的人都會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諸葛瑾就算不想到自己百年之后的名聲,也要想想會不會給諸葛家添麻煩啊。諸葛瑾知道劉玉對很多情報都掌握的很詳細,說與做是不同的,罪名也是不一樣的。
諸葛瑾可以為了孫策而提出建議,可卻不敢去做這樣的事情。他想要為自己保留一條后路,所以向孫策提出了另外一個人選。
雖然諸葛瑾沒有說是誰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孫策也知道是誰了,不由得看向了孫權。與孫策一眼,周瑜和張昭、張纮、朱治、諸葛瑾也都看向了孫權。
孫權瞬間就明白了,諸葛瑾口中提到的人選,就是孫權啊。
孫策沉思了一小會,覺得孫權之前打敗過士燮,逼得士燮軌行下跪,現在就是讓孫權去逼迫士燮帶兵北上,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于是孫策開口說道“仲謀,那就讓你走一遭吧。”
“兄長,吾沒什么信心。”孫權不是不去,而是真的不敢保證會成功。
孫權真的沒有多大的信心。現在的情況不比之前,士燮之前是畏懼東吳的實力,如今東吳實力大降,又有外敵,士燮不過來捅一刀已經算是對得起東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