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等人是多么的聰明啊,他們從呂蒙對孫策的稱呼中就知道呂蒙已經脫離了孫權,加入到了孫策的麾下,成為孫策真正意義上的臣子了。
之前孫策麾下很多人對于孫策重用呂蒙,多少心里有點不痛快。畢竟呂蒙是孫權的人,而他們才是孫策的臣子。在實際上,呂蒙算是一個外人。孫策重用外人,而不用自己人,眾人表面不說,心里會痛快才怪。
如今呂蒙成為自己人了,眾人看呂蒙也變得順眼多了。
至于孫策怎么在一瞬間就把呂蒙給搞定,就是隱藏在眾人內心最大的疑惑了。最大的猜測就是呂蒙和孫策之間是惺惺相惜吧。他們當然想不到會是呂蒙自己口誤了,然后被孫策給抓了個正著的。
呂蒙正了一下衣冠,嚴肅地說道“諸位,吾剛才被主公點悟,想到了劉軍下一步的可能。劉軍可能就是擺明了讓咱們知道他們在引誘我軍去偷襲。而我軍顧及其中的陰謀,選擇了按兵不動。而劉軍就可以直接轉道偷襲其他城池。最大的可能就是偷襲句容城,而長驅直入攻打云陽城。我軍受制于在茅山,無法看破劉軍之虛實,屆時將無法救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軍囂張。一旦云陽城死守,那吳郡就全部暴露在劉軍的兵鋒之下。我東吳危險了”
孫策和一眾文武聽完之后,臉色都變得陰沉了。
劉軍真的是在引誘他們去偷襲,專門布局來反偷襲。那孫策還不會太過在意。
可呂蒙說的是真的,東吳軍按兵不動,就真正的陷入被動,會被劉軍牽著鼻子走。
諸葛瑾馬上對孫策說道“主公,在下認為子明將軍此言有理。我軍必須分出一部兵馬前往句容城,確保句容不失”
“嗯,句容城必須增加兵馬。可以現有兵力分出一部前往,我軍必然空虛,甚至被呂布等人有機可趁”孫策對于戰局的把握很是敏感,一下子就分析出了利弊。
諸葛瑾被孫策這么一說,腦袋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要害關系,臉色頓時變得憂愁起來。
呂蒙一直都在觀察著諸葛瑾,見其臉色憂愁,絕對是對孫策忠心耿耿。呂蒙現在相信孫策對諸葛瑾的信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孫策又看向了呂蒙,對其問道“子明,你有什么好見解”
其他人也是都看向了呂蒙。
呂蒙沉吟道“若是以末將之愚見。我軍大不了將句容城送給呂布他們。”
除了孫策和諸葛瑾,其余人等都是臉色一驚。
潘璋驚訝地說道“呂將軍,這句容城若是被劉軍攻下,那他們接下來就要進攻云陽了”
其他人也是這么一個看法。
孫策卻是對呂蒙的建議大為贊賞,說道“子明說的對,把句容城送給他們”
“主公說的對”諸葛瑾也是附和著孫策的話。
權力和身份最高的孫策都這么覺得,加上智謀在場也是最高的諸葛瑾也這么說,其他人都沒有異議了。
孫策隨即發話道“眾將聽令,按兵不動,埋鍋造飯。全軍分為三部,輪流休息”
呂蒙對于孫策這個安排是震驚的。因為他就是這么想的。
在孫權那里的時候,呂蒙和孫權之間的默契是有。但是絕對沒有和孫策之間那么好的默契。呂蒙只是說了一句話,孫策就可以想到全部。你說這孫策恐怖不恐怖啊。
孫策這個本領應該是天生的。他對于打仗有著天然的敏銳感。有時候會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戰機。更別說是呂蒙還提醒了他一下。
東吳軍按照孫策的命令,完全不去管劉軍的任何行動。該做飯的做飯,該休息的休息,似乎是來這里野餐的。
孫策寫了一份書信,讓一隊騎兵悄悄地離開了營地,不知道送往何處了。
東吳的情況自然是被劉軍監視著。
作為劉軍這邊的計劃負責人,關羽聽聞東吳軍按兵不動,內心是暗笑不已,覺得東吳狗賊已然中計了。
張飛打了不少的野味回來,扔給了呂布。
呂布在劉軍之中有著燒烤之神的美譽,任何野味到了他的手里,都會變成香噴噴的烤肉。張飛吃過好兩次了,從來都不會對呂布的手藝感覺到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