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關羽選擇撤退,乃是因為關羽的兵力不足,擔心自己強留下來會損兵折將。如今關羽和大部隊匯合了,手里頭有了充足的兵力,面對之前追趕自己的東吳援軍,他是一點都不害怕了。
然而周泰就不是這么認為的,他認為關羽之前是害怕了,所以才不敢留下來迎戰的。
現在看到關羽提著大刀,帶著兵馬沖上來,周泰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高聲大叫道“將士們,殺敵取關羽首級者,重賞”
周泰中氣十足,聲音傳遍整個戰場。周泰帶過來的東吳士兵一個個高呼著“殺敵”而向劉軍沖了過去。
不過呂蒙所部兵馬就沒有跟著周泰沖上去。他們之前和關羽戰斗過,知道關羽的厲害。具體來說,呂蒙手底下的士兵對于劉軍產生了畏懼心。即便是友軍沖上去,他們也想要好好地觀察一下才做行動。呂蒙自然也是這個想法。有周泰沖在最前面,他也存了打打下手的心思。
關羽那個氣啊,自己似乎被輕視了。關羽那么驕傲,平時只有他輕視別人,現在隨便出來一只阿貓阿狗就來輕視他,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已經想要砍掉對方的頭顱了。
是的,關羽認不出周泰。周泰頭上包著一個頭巾,加上是夜晚,關羽當然是認不出來了。
關羽身上的殺氣全部爆發出來,而劉軍士兵備受鼓舞。
關羽和周泰兩方還未接觸,氣勢都達到了頂峰。
“放箭”關羽率先發威,讓準備好的弓箭手立刻發射羽箭。
劉軍的攻擊套路,一直都是以遠程攻擊為主,哪怕是兩軍在野戰,也是先用弓箭手攻擊,騎兵也更多的用弓箭解決對方。最后才會是慘烈的白刃戰。
關羽就算是再生氣,他也沒有被憤怒沖暈了頭腦,按照劉軍一直以來的攻擊套路來行事。
劉軍士兵也如同產生了肌肉記憶一般,一開戰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不用主將去吩咐。
大批的羽箭射向了周泰為首的東吳軍,一下子就讓他們吃了大虧。不少沖在最前方的東吳士兵被射殺。
周泰大罵關羽無恥,兩軍都已經要進行近距離的肉搏了,居然還發射羽箭,還講不講道理啊。在戰場上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關羽才不管你周泰怎么想,他要的就是東吳軍慘敗。劉玉一直都教誨自己手下的大將們,能夠光明正大的勝利是最好的,但戰場上更多的是卑鄙無恥且下三濫的陰謀詭計,如果每個武將都認為要堂堂正正才能夠算打仗的話,劉玉會讓他去專門負責士兵的訓練,沙場廝殺就沒有必要了。
縱觀劉玉這么多年來的征戰,大部分都是陰謀詭計得來的勝利。
經過劉玉的熏陶,一直都是希望堂堂正正打贏敵軍的關羽已經被潛意識地同化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趁著東吳軍前排士兵被射殺產生混亂的間隙,關羽立刻大喝道“殺過去”
劉軍士兵提著自己的兵器對著東吳軍猛沖了過去。
如果兩軍是相互沖撞在一起,要想分出誰占據了優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廝殺。
可劉軍趁東吳軍陣腳混亂的一剎那猛攻,使得劉軍在開局就占據了一定的優勢。關羽一馬當先,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此時不斷地收割著東吳士兵的頭顱。大有問天下頭顱幾許,且看關某手段如何。
“不要亂刀盾兵上前,長槍兵隨后,騎兵給本將沖擊過去”周泰還算是有點能力,馬上做出了應對。
東吳的反應還算是迅速,按照周泰的吩咐,沒有使得局勢糜爛。只是在強大的劉軍面前,這點反應速度只能算是及格。劉軍士兵很是默契,他們見到東吳士兵有了應對,立刻和周邊的戰友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陣,長短兵器相互配合,向著東吳絞殺過去。
周泰看到這副場景,曾經不好的回憶就涌上心頭。之前和呂布作戰,劉軍士兵也是用這樣的陣型來進攻東吳士兵,偏偏東吳士兵沒有任何的辦法來反擊和防御。最后導致了周泰經歷了奇恥大辱。
現在劉軍又來這么一套,周泰眼睛都紅了。如果東吳軍有這樣默契的合作,怎么會懼怕劉軍
憤怒之下的周泰帶領著數量不多的騎兵開始了沖擊劉軍,以騎兵的沖擊力和機動性來破解劉軍的各個小陣。周泰不愧為沙場宿將,能夠擊敗劉軍這種數量極多的小陣,只有騎兵才行。只是周泰帶領的騎兵人數太少了,無法將騎兵的沖擊力給完美展現出來。
東吳一直都在騎兵上面吃了大虧,現在也是如此。
周泰的個人能力很高,在他的帶領下,東吳騎兵不斷地來回沖擊,倒是讓劉軍步兵有點手忙腳亂。
在另外一邊斬殺小兵的關羽察覺到了東吳的異動,定睛一看,心中頗為贊賞能夠那么快看出破解之法,此人不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