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吳之中,可以任免官職的也就是幾個人而已。周瑜算是一個,但哪怕是周瑜,他都要把任免的人員提到孫策那里,由孫策進行最后的批示。特別是像郡守和地方守將,孫策更是慎重。像周尚這樣私自決定一個地方守將的事情,看似聰明,卻聰明反被聰明誤這還是周瑜看在自己族人的份上和實際情況,才沒有對周尚怎么樣。
以往的話,周瑜都把周尚推出去砍了,哪里還會那么多的廢話
周瑜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變得成這樣了。
周尚是一個聰明人,他從周瑜的語氣中就聽出了事情的嚴重性,連忙感謝道“多謝堂兄照顧,小弟絕對不會再犯了”
周瑜看周尚誠懇地認錯,也不枉自己饒了他這一次,于是說道“你要記住一點。在吳國之中,只有主公的命令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亂七八糟的心思就別多想。要不然為兄也只能對不住你了。”
周尚點頭,他臉上是一臉的受益良多,實際上真的沒有聽進去。
有些人,你饒了他一次,他就會覺得你會饒了他第二次。這就是人性。
所以周瑜自以為自己做對了一件事情,實際上卻讓他養成了周尚的僥幸心理。
周瑜不再說什么了,他徑直去了孫策那里,把自己將周尚調到身邊,同時把當涂城守將的位置交給了之前的副將,通通都匯報了孫策。
孫策沒有太多的言語,很隨意地說道“像這種事情,你作為大都督就可以決定了。”
“伯符,你是主公啊,人事任命,向來都要你來決定。可不能因為吾的原因而開了先例。”周瑜當場就給孫策來了一個反駁。
孫策有點無所謂地說道“你和我之間還需要這樣么”
周瑜都對孫策有點無語了。
看著周瑜一臉無奈的表情,要是孫策沒有處理好,肯定又是一番說教了,于是孫策馬上道“這事情吾批準了。以后這些事情,吾定然一一過問的。”
周瑜這才作罷。這并不是為了周瑜自己的名聲,也是為了孫策的利益著想。周瑜可不想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影響了自己和孫策之間的關系。
畢竟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君臣關系很好,到了后來厭惡了,蜜月期之間發生的小事,都可以成為殺頭的罪名。最典型就是分桃了。
戰國時期,彌子瑕在衛靈公前很得寵。衛國的法律,私自駕國君車子的要處以斷足的酷刑。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乘空隙連夜去告訴彌子瑕,彌子瑕假傳命令駕著國君的車子出去了。國君聽說了認為他很賢德,還夸他孝順。還有一次,彌子瑕同國君一起在桃園游玩,他隨手摘下一顆桃子,吃了一口感覺很甜,便把這個沒吃完的桃子給了國君。國君當時認為這是吃到了好東西,特意拿來奉獻給他的,夸贊練練。等到彌子瑕得罪了國君,國君就講私自駕國君的車,還有讓國君吃了吃過的桃子,等等,數罪并罰,彌子瑕成為了階下囚。
這個典故也可以說是君臣之間相處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今日的得寵,不代表日后也是一樣。要是養成習慣,認為自己一直都是君王面前的紅人,那么倒霉就只有自己。
周瑜一直很克制,他可沒有認為自己可以比孫策的妻子更得孫策的信任。不該逾越的底線,周瑜連去試探的欲望都沒有。
周瑜見把事情給處理好了,就不再打擾孫策了。
回到了營帳之中,周瑜也將周尚打發走了,自己躺在了床上想要好好地休息。
可無論周瑜多想睡覺,內心有一種焦慮卻讓他怎么都睡不著。
“嗨如今的局面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希望劉玉可以克制一點,東吳也可以多抗住一段時間。”周瑜心里的焦慮就是劉玉要對東吳的決戰了。
周瑜睡不著覺,孫策倒是睡得挺香的。
而在長江對岸,也有一個人睡不著。這個人就是在廬江城中的劉玉了。
劉玉本來已經睡下了,但是李貴急沖沖地將他給叫醒了。帶著一肚子起床氣的劉玉耐著心情給李貴進來了。
“說吧這么晚打擾朕的休息,你是有什么事情么要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懂的”劉玉的確是累了,語氣都有點火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