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上下都是高興的。
劉玉走后,孫策直接帶著兒子回去,而周瑜卻是被曹操留了下來。現在的周瑜是屬于朝廷的人,曹操負責相關的政務,周瑜作為江東政務和軍務的二把手,熟悉情況,曹操肯定會留下他的。周瑜也愿意留下來。
周瑜和孫策不一樣。孫策是首要分子,所有的罪過都是他的。而周瑜頂多就是個從犯。孫策可以不受重用,卻絲毫不影響周瑜。劉玉重用周瑜,除了周瑜是一個大大的人才之外,就是還有借周瑜來制衡江東的作用。
劉玉已經安排了陸遜來成為日后江東士族的首領人物,但也需要一些熟悉江東的人存在來制約和預防陸遜。沒有哪個帝王愿意看到地方勢力不斷地做大。要知道歷史上的陸遜在東吳算是權傾朝野。劉玉不想日后留下什么麻煩,該埋下的釘子肯定也要的。
而周瑜和孫策歷史上都是早亡,劉玉已經在之前軟禁他們的時候安排了最好的郎中,并且讓暗部將他們之前中的毒給解了。若是孫策和周瑜早早死了,劉玉就白瞎了這么多的操作。
劉玉一手玩得很溜,讓人看不出具體的想法。
曹操點名了幾個重臣前往他的辦事之地商議要事,剩余的都離開了。
武將當中,幾個和趙云交好的大將,都來拉著趙云。這個套交情,那個講道理,另外一個和稀泥,目的就只有一個,要讓趙云請客。誰叫趙云是目前唯一個被劉玉昭告天下賜婚的武將呢,且又游說孫策臣服成功,立下功勞,不請客是不行的。
一張嘴無法對抗無數張嘴,趙云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這些不懷好意的損友們去建業城最好的酒樓好好吃一頓。
劉玉當起了甩手掌柜,武將們不是在樂呵呵的吃酒,就是在配合李貴整備全軍。李貴最近都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整個人都陷入了忙碌之中。連這次的大會他都沒有時間參加。剩下的就是曹操召集的文官們在準備最后的安頓事宜。
有了周瑜這個對江東知根知底的人存在,很多事情就變得十分的順利了。曹操不斷地詢問周瑜的意見,周瑜也知無不言。最終曹操等人在周瑜的建議上做了一些改善,幾乎全部按照周瑜的去部署。
這讓周瑜感受了一股重用之感,心中對于朝廷更加上心。
周瑜不感動都不行。因為他建議在江東的一些要害部門,啟用孫策的一些舊部,他們比較熟悉當地的情況,對于朝廷的統治很是有用。其中更是包含了像呂蒙、張昭、張纮、周泰等人才。
曹操本來就是知人善用,講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周瑜的想法都對,曹操為何不同意呢朝廷的文武對于江東的熟悉度不高,貿然派出官吏和武將,其作用很受限制,還不如準了周瑜的建議,同時在孫策舊部的身邊安插多幾個副手,使其無法做大,卻可以執行職位之權。
當然了,對于江東的軍隊問題,曹操有著自己的見解。朝廷會留下數萬大軍且由一名大將坐鎮,孫策的舊部兵力經過刪選之后留下三分之一,其余遣返回家,給予路費。這剩下的三分之一不是一直都是軍人,而是在未來不斷地由朝廷招募新兵,一點點的補充和淘汰掉,最終將孫策舊部兵力全部更換。
至于錢糧和官吏人數問題,曹操和劉玉之前就商議好了,不用加多討論。
經過一番的討論,曹操宣布道“如此就按照這幾項執行。”
“卑職等領命。”
“太尉,這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不用上報陛下”周瑜突然發現曹操很是獨斷,似乎沒有上報劉玉就下達政令了。
曹操微笑地說道“公瑾,此時乃是非常之時,陛下之前早就下旨,由本官全權負責軍務要事,不必打擾陛下休息。”
“這是不是太放心了啊”周瑜暗自腹誹。
哪怕是周瑜在之前做那么大的動作,也必須要向孫策一一匯報。可曹操卻不用向劉玉匯報,這簡直擊碎了周瑜的三觀。可周瑜發現周圍的大才們仿佛司空見慣的樣子,臉上一點波瀾都沒有。他也就明白這是劉玉對曹操的絕對信任了。
有著幫著自己治理江山,劉玉只要掌握住天下就行了。何樂而不為
要是繼續在神武朝廷待著,周瑜肯定會發現劉玉有更多讓他震驚的事情。
決策已定,立刻就開始執行。
被周瑜提到的幾個江東文臣武將都被召集了起來,曹操用自己太尉的名義宣布了對他們的任命,由周瑜進行宣導。其中呂蒙封為討逆將軍,坐鎮會稽郡,張纮為會稽郡太守。周泰為鎮海將軍,掌管水軍。張昭就比較幸運一點,他被任命為建業城主薄,負責籌劃修建建業新城事宜。劉玉知道建業城所在的位置就是日后的南京城,地理位置十分富庶,修建新城之后,就會成為大漢日后的江南中心。除卻這四人之外,其他人都有了安排。最差的也是被送到洛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