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剛剛松了一口氣,正準備回去好好地溫存,釋放一下壓力。就在這個時候,宦官前來稟報,荀彧求見。
劉玉心想,不會是來找要當主考官的吧。
果不其然,荀彧見到劉玉之后,就坦白地表示了自己身為太常,肩負著朝廷各種典禮之事,所以這個科舉文舉的主考官,他身為太常,可以肩負一下。
劉玉對于荀彧是認可的,畢竟以荀彧的才干,區區主考官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劉玉之前就答應了賈詡給他機會,現在來了一個荀彧,這就有點難辦了。
“文若,這主考官一事,現在談,還不是時候。”劉玉只能委婉地表示時間未到。
荀彧倒是平靜,表示自己一切都聽從劉玉的安排,之后就乖巧地離開了。
荀彧走了之后,劉玉清楚今天估計來找自己的人估計不會少了。
這不,荀彧之后,楊彪也來了。
老世家代表的楊彪顫顫巍巍地表示自己身子骨還是很硬朗,希望為朝廷出力,主考官的事情,劉玉可以讓他來做。
劉玉瞬間就覺得楊彪在想屁吃。就單單楊彪的身份,劉玉就不會讓他去當。可人家的資歷擺在那里,這些年又乖巧安分,什么事情都支持劉玉,劉玉直接拒絕也不是,故而虛以為蛇。
楊彪走了。
之后又來了荀攸、緊接著是辛毗,最后還是劉玉的老丈人蔡邕也來了。
劉玉覺得這樣下去,自己今天都不用休息了,于是傳旨下去,自己龍體違和,無法面見臣子。
這個圣旨下達得比較快。殊不知軍機處的大佬們在散會之后,都有好幾個人要來見劉玉呢。
劉玉心里實在是郁悶,不就是一個主考官么,至于那么多人來競爭么
開天辟地的第一次科舉,特別是文舉,做了主考官,那就是青史留名的事情。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名利二字,世人無法避免。
更隱晦一點的就是,身為主考官,肯定會被前來趕考的學子給記住。主考官更容易在學子之中發掘人才。哪怕是收幾個學子當弟子,也不是難事。
用朝廷的公事,完善自己的羽翼,豈不美哉
只能說,劉玉還是低估了百官對名利的追求。
不過有點值得說一下,武舉主考官倒是沒有人來自薦的。
劉玉就想不明白為何文舉那么多人,武舉卻沒有一個來呢
這可能是武人的秉性吧。朝中大將,一個個都是萬人敵,讓他們去當主考官,他們估計都會無聊到死。所以沒有一個武將愿意去當主考官的。
到時候,只能直接委任了。
科舉的舉行,還有一段時間來準備,劉玉如今都不愿意搭理了。
而劉玉這邊是消停了,臣子這邊倒是熱鬧了起來。
已經有人提著禮物相互走動了,討論起了科舉主考官一事。作為丞相的曹操,剛到家沒坐一會,就已經有了好幾個人提著禮物來拜見了。
曹操都快煩死了,這還讓人休息一下不
別說是曹操了,大將軍黃忠家中、陳宮家中、田豐家中、沮授家中都有來客拜訪。甚至連諸葛亮、龐統等年輕官員都提著禮物去幾位大佬拜訪了。
主考官的位置,實在是令人心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