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相熟的人比如斯達特,還跑上來問“你這是搞什么怎么加這么多輪子上面的東西呢”
凱文不太會回答,真要復述老特的言論也就太長了點,而且凱文自己也不是很理解。最終,凱文只能回答“五對負重輪就是正義。”
斯達特“”
不去理會其他人的嘲笑,緊接著就開始上方投石器械修復。原本凱文的投石車已經組裝不起來,老特查看了一下,雖然有些部件還能用,但也非常陳舊。反正如今已經大修,索性全部翻新。
老特再出軍營一次,又從不知道哪里直接運來了投石車的投臂和機架。凱文忍不住要吐槽“你直接拉一輛投石車回來不就行了么”但凱文還是沒開口。其實心里也清楚,整輛投石車已經成為戰斗力,拉回來等于是借兵甚至調兵的一種了。但還是零件投臂和機架則不算在內,老特可能有某種路子可以調動。這里凱文就不多問。
但是通常一個象凱文手里的大型投石車基本需要10人到20人,目前一般部隊以12人一輛車。其中一個車長,負責總體指揮。一個副車長,負責協同指揮,以及車長死了之后的指揮。一個車夫,主要負責駕駛三頭驢拉車。6個配重手,負責把配重拉起來。3個裝填手,戰斗之時抱著石彈隨時準備裝填。
如果僅僅以正常發射而言,這其中人員是有一定的過剩的。比如裝填手基本上1個足夠,比如配重手少一個也沒什么問題,在比如副車長其實沒什么大用。但事實上,人多好辦事。戰斗之前的地形平整之類的,一旦投石車輪子陷入泥潭之類,人多當然干活快。一旦當中有誰生病受傷之類也有足夠替補,一旦被敵人接近之類大家拔劍也能戰斗。
因此,大型投石車一般編制為12人,而如今凱文一個車長要干所有人的活。說實話,時間長了凱文也覺得可以接受,甚至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挑戰。
一天之內,投石架投石臂已經安裝完畢,已經可以發射石彈。但是為了讓凱文能一個人干,就必須再設計絞盤,這就變成憑空設計了。老特雖然經驗十足,但還真沒有做過類似創新。
之后一周,凱文就和老特一直商量絞盤問題。老特做了一個小型投石車,然后不斷試驗絞盤大小,絞盤材料,絞盤的效率等等。老特自己也笑“今天居然還搞了一次科研,哈哈哈。”
這中間,凱文也算學到不少。老特這個人很豪爽,當兵之前他是個木匠,對于修理什么的本來就是內行。家里也有老婆孩子,他一直想退伍,已經申請了十幾年了,但可惜一直未批。軍營為了不讓他退伍,甚至把他老婆孩子都接到薩卡城來居住,基本上他每天晚上都可以回家見老婆。
然而他還是想退伍,畢竟都45歲了,閑著無聊就給自己女兒雕刻一些木雕。老特也隨手拿出一些給凱文看,的確都是栩栩如生。
凱文也非常好奇“據說是因為你實力高超,所以才不讓你退的”
“你相信嗎”老特一笑。
“我不太相信。”凱文也很直接,“6階戰士的實力的確很高,比我也強多了。但要說到不可或缺,我覺得應該是因為其他方面吧”
老特笑了“吟游詩人到底是走的地方多了,見多識廣沒這么容易忽悠。哈哈說句實話吧,如果沒我,這邊修理所至少癱瘓一半。”
凱文點點頭,也并不意外。
“雖然說一個部隊離了誰,其實都能轉的了,”老特也看的很清楚,“但事實上,如果沒我,一旦出現什么問題,他們就修不了。修不了怎么辦,報廢再買,這個就涉及到錢的問題了,你懂了吧”
凱文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