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看著這一幕,思緒一瞬間帶回十幾年前,依稀記得應該是自己11歲那年,成立的“反光團”。說起來,這個團還是凱文一手創立的,只是由于這里是精靈族。凱文考慮到自己血統不是很純,所以故意讓出了團長位置而已。
當時凱文的父親剛剛死去1年左右,小小的心中對光明教會有著無與倫比的痛恨。他還試圖練習魔法,成為一個強大的魔法師,然后給爸爸報仇的。然而長時間沒什么進展,讓凱文十分灰心,于是去翻看父親的各種藏書。
那年正巧光明教會的人來精靈叢林傳教,精靈族的人本來信仰的就是自然,不過光明教會進來傳教倒也不是不可以。精靈們就當聽聽,了解了解,偶爾有個跌打損傷還能恢復一下。
當時的凱文看見牧師的服裝就是一臉痛恨,但他也知道自己打不過他們,于是他開始思考,他開始去找小伙伴。他使用糖果之類的利誘,外加微弱的嘴炮說服了萊森和他一起搞事。反光團也就此成立,“反光”兩個字的意思也不言而喻,當時凱文詞匯量匱乏,起名也比較隨意。
凱文當時已經看了不少書,他按照書上寫的,照搬了一些條文規定。他們有宣誓,有基地,有旗幟,有團長、副團長、書記官、突擊隊長等一堆官職,雖然大多數時候凱文身兼副團長、書記官、突擊隊長等除了團長以外的所有職位,而剩下的人都是小兵。
孩子們做事有時候會虎頭蛇尾,但有時候卻是非常的認真。這種秘密組織一樣的東西,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不一樣,很有成就感,有時候積極性甚至比凱文還高。而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惡作劇。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至于干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一般就是給教堂搗亂一下,潑點東西之類,墻上涂鴉,唯一最嚴重的一次把教堂點著火了。這次之后,孩子們都被家長訓斥了一通,不過反光團卻并沒有解散。反而越來越正規,越來越有序。
其實孩子們弄這些大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畢竟持續好幾年了。但精靈大人基本都是默認的狀態,第一他們也不信仰光明教會,孩子們搗亂最多過去陪個不是就行。第二,也是精靈族的特性決定的,對于孩子家長都不怎么管,只要不太過分,都讓他們隨便玩。
精靈族也有學堂,但一般課程學習學個10年也就差不多了。人族小孩學個10年出來差不多也是個學者了,但精靈族小孩學完10年發現自己還是熊孩子。他們其實已經擁有了相當的學識,但心性依然是小孩,喜歡惡作劇,貪玩,而且幼稚。
長時間的熊孩子經歷讓精靈族家庭都相當不耐,如果這會兒又一個東西能長期吸引他們的仇恨,他們不去其他地方搗亂,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隨著凱文看書越多,思想就越復雜,各種觀點在腦中匯聚也讓凱文一度迷茫。最終在他15歲那年,他決定外出游歷,用雙眼看世界。臨走時候他還和小精靈們承諾,自己一定會回來的,而且永遠不會脫團,小精靈們也鄭重表示,永遠等他回來。
之后每年凱文都會回來至少一次,只是當外面的世界看得多了,人就更加成熟。凱文也見過不惜自己生命也要去救人的牧師,見過臨陣脫逃的士兵,見過無辜被殺的平民,見過好人,也見過壞人,見過好人變壞,也見過壞人變好
游歷之后的凱文成長了很多,回想曾經自然是幼稚的。每次回家自己就不怎么再和小精靈們玩了,通常都陪著自己老媽。小精靈們見凱文一直和老媽在一起,倒也不怎么去找他,偶爾聊聊也比較正規,因為邊上都有大人,而凱文也是大人了。
沒想到這次機緣巧合,這些小精靈依然記得自己,并將自己當年的名冊還保存著,估計還保存著其他文獻,算算從創立至今,已經15年了,真是相當意外。
“凱文,我知道你剛剛回來,很多事情不知道,所以這次行動你就負責旁觀吧,”萊森顯然已經很有經驗。
凱文點頭,這些孩子還是非常的認真,只是以如今的眼光來看,有點滑稽。
“大家來看,這是地形圖,”萊森從懷里拿出一副自己畫的地圖,“今天下午1點,光明教會有一個活動,那就是放生一些魚。這些魚據說都是從漁民手里買來的,然后在我們這條河里放生,意思大概是什么慈愛啊之類的東西。”
“看這個地形就知道,他們在河邊搭建了一個木臺子,會有很多人來圍觀。那個神父肯定會在放生之前在廢話幾句,然后才把魚倒進水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魚給炸了。”萊森的小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顯然這里是行動地點。
凱文也湊過去圍觀了一下,地圖有點簡陋,但也有板有眼,字跡工整,標注清晰,一般人族熊孩子絕對畫不出來,畢竟萊森是29歲的熊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