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聽說她上次去北村接生熬了一天一夜沒合眼,那家孩子出生后她沒力氣抱,讓姚大嫂給孩子擦身裹包被。”
舒映桐嘆了一口氣,古人生活條件差,常年勞累,長壽的很少。
劉大娘也就六十出頭,看起來比景晁還老。
秋雁就這一個相依為命的養母,如果不在了,這世上又多了一個孤兒。
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可是這有點太突然了。
“先前怎么沒聽你提過”
“她那是衰老,不是病癥。我總不好開門見山說這種話吧,這不是找罵么”
舒映桐垂下眼睛,看來得去趟縣城把辦白事用的東西先備下。
兩人穿過新的大曬場,往北邊走。
圍屋還沒開始建圍墻,除了各家房屋,中間劃了一大塊地建了議事堂。
兩層建筑,一樓是議事大廳,二樓有十個房間,庫房和工具房已經搬了過去,資料室也打了幾排架子和櫥柜。
圍屋呈回字形整體結構,為了不影響采光,舒映桐只在大曬場后面建了議事堂,后面那棟已經完工的四合院是她的。
其余村民的房屋建在四邊,每家起了圍墻,前門朝著大曬場。
現在各家住進了自己的房子,把庫房里的五谷全部分了出去,大鍋飯模式結束。
珍娘搬了椅子坐在東廂廊下做針線活,見他們回來,抿嘴笑笑,“回來啦”
景韞言笑著應了之后直接去了西廂房。
舒映桐走過去往屋里探頭瞧了一眼,元寶正在睡覺,“栓兒呢”
“跟著冬生上山摟松針去了。”
舒映桐抽抽嘴角,每次說去摟柴火,結果拿回來的一個菜就燒沒了,吃飯的時候還很自豪,這頓飯的柴火是他貢獻的。
兩人還沒
閑聊幾句,外面吵吵嚷嚷涌進來一大群人,少說也有四五十個。
“俺們吃虧了,得重新分”
“對今天就得找姑娘好好說道說道”
“憑啥他們都去挑磚我們干看著”
“他們暖到天亮,俺們哆嗦到天亮,這算啥事”
舒映桐轉頭看了一眼房間里還在睡覺的元寶,示意珍娘進屋關門,沉下臉往門口走。
西廂左邊房門打開,景韞言從房里走出來,掃了一眼發現都是北村那邊的人,微微皺起眉頭朝他們走去。
“有事出去說”舒映桐眼神凌厲地盯著走在最前面最激動的那幾個人。
男女都有,個個手上身上沾滿泥灰,不好好蓋瓦,上這來鬧什么
那些村民立刻安靜下來,臉上卻還是很氣憤。
不過他們也不敢不聽,老老實實轉身往外走。
姑娘平時不愛笑,不過很少發怒,一旦生氣,后果還是很嚴重的。
舒映桐率先走到議事堂后門石階上站定,景韞言默默走上去靠在一邊的柱子上。
“哪個先說,往前站。”
底下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用眼神鼓勵別人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