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明懷著忐忑的心情簽了名字,按手印的時候垂著眼睛盯著自己的手。
常年和泥打交道,手指粗糙遍布干紋。就是這樣一雙難看的手,卻制出了如青玉清透的青瓷。
看了一眼神色淡淡的舒映桐,深吸一口氣在落款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
接下來的石灰窯和水泥窯簽得很很快,兩個都是分別讓兩個小家族競得。
平攤風險比一肩獨扛壓力小。
舒映桐不置可否,只讓他們戶主都按手印。合伙生意前期可能還很和諧,后面牽扯到利益就難說了,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數。
法人背鍋的案例太多,索性讓他們全部擔責任。
該處理的處理完了,村民們新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
“姑娘,明年那些銀子收回來,還有村里買山頭原料的錢,咋處理”
“這還用問歸南村分唄咱們想這干啥,咸吃蘿卜淡操心。”
“那不是說是集體的么咱們也是村里的啊”
舒映桐抬手下壓讓大伙停止討論,村民的小心思她都明白。
“宣布一下村里集體銀錢分配問題。不僅僅是現有的窯口,以后還會有其它的集體收入。村里每年臘月盤賬,把六成結余按戶平均分配。”
一聽啥也不干也能分到錢,村民們激動得從凳子上站起來連聲叫好。
但是高興了一會,馬上想到了其它。
“姑娘,俺們家五六個人,別人家只有一兩個的,還有他們包了窯口的,也分啊那咋能算平均啊”
一個婦人吊高了嗓門,在一眾歡喜的聲音中很是突出。
這話一出,很多人紛紛附和。
舒映桐挑眉,“你想怎樣。”
“按人頭呀這樣才公平”
舒映桐冷
冷的笑了,“公平剛出生的嬰孩和一個壯年男子分一樣多就叫公平了你以為村里結余經過五百戶來戶一分,到手能有多少”
不過是一些散碎銅板,多爭那幾文錢純粹浪費時間
說完站起身,沉聲宣布“另外四成,其中兩成用來做村里日常維護花費,剩下兩成用作臺上各管事年俸。”
話音剛落,臺下掀起嘩然。大部分人轉念一想,覺得很合理。也有小部分不服質疑的。
“啥,年俸那不就成官老爺了”
“以前俺們村村長可沒發啥錢的呀,這上面坐著的都發錢”
“沒聽過這規矩,每天動動嘴皮子跑跑腿就能得錢,我也想干。”
舒映桐靜靜地聽了很久,久到北村熱烈的氣氛慢慢冷下來。
她收拾了桌上的東西抱在手上站起身往外走,臨出門的時候回過頭淡淡環視一圈,“沒這個規矩現在有了。”
臺上其他人也沒多待,陸續收了東西跟在后面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