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發辣椒秧苗的事交給了姚氏安排,婦人們都是種菜好手,沒什么需要舒映桐操心。
她拿了圖紙去了磚瓦窯,讓他們燒制一大批陶筒,底部那截需要戳許多小孔,另外需要燒制配套的蓋子。
鄭大春拿著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圖紙看了好幾眼,“姑娘這是做什么用的”
接活,總得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看著簡簡單單,愣是沒看懂。
“地龍塔,養地龍用的。”舒映桐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隨意瞧了一圈這間收拾得干凈整齊的會客室。
磚瓦窯還是村里集體財產的時候這間房基本不太能待人,都是些不講究的糙漢子,成天跟泥打交道,整得到處臟兮兮。
又不像瓷窯需要她經常關照,他們索性自暴自棄放飛自我,一點表面工作都懶得做。
自從鄭大春承包下來之后,馬上重新拾掇了一番。用磚瓦跟瓷窯換了好些擺件回來,還換了一套茶具。
待客茶水從熱水到紅糖水再到茶葉,見證了鄭大春的努力成果。
果然是自家生意自己緊張,有人上門來談生意,總算知道要體面了。
“養地地龍”鄭大春抽抽嘴角,最后還是選擇保持微笑,“養來做什么,喂雞么”
沒聽說過
姑娘腦袋不知道怎么長的,想出來的點子一個比一個讓人看不明白。看著跟瞎胡鬧一樣,不過用她那風輕云淡的口氣說出來,又讓人覺得她說什么都有道理。
因為大伙親眼感受到了好處,無論提出來什么看不懂的,大伙一定是受益方。
不過,地龍在土里刨就有了啊,這也能養
“喂雞只是附帶的,主要是改善菜地土質。”舒映桐一看他臉上僵硬的表情就知道
他在疑惑什么,繼續說“荒地開出來的菜田肥力不夠,土質也不好,養地龍會好很多。”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種菜,土壤肥力跟不上,菜長不好。
蚯蚓可以有效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同時,蚯蚓糞也是優質有機肥。長得不怎么討喜,卻是種菜的好幫手。
鄭大春有些跟不上思維,和莊稼土地打交道對地龍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完全沒當一回事。
肥地和瘦地最明顯的就是翻地的時候,一鋤頭下去,疏松肥沃的土里至少能翻出半條瘋狂扭動的地龍。
在他的觀念里,這只是肥沃土壤里的附屬產物,最大的作用就是喂雞。
萬萬沒想到,地龍和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地龍來了,慢慢肥地,地肥了能吸引繁殖更多地龍,有了地龍,地更肥了。
鄭大春斟酌了一會,試探性地問“那這地龍塔怎么用”
塔,就一個筒,怎么就塔了
這讓他對塔的形狀產生了認知懷疑。
“有孔的那截埋土里,放幾條紅地龍進去,每隔幾天投喂就可以。除了蔥蒜,菜地里的老葉子都可以切碎了拿來喂地龍,樹葉也可以。”
“配套的蓋子是用來擋雨的,菜怕澇,地龍也怕。”
舒映桐輕叩桌面,想了一會,決定等養殖場那邊投放了雛苗之后讓他們挖坑建池子大量養殖喂家禽。
“要是能成,那可真是件好事啊”鄭大春對舒映桐更佩服了。
每家都有地,他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