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你倒準備的齊全,為了讓承業念書,你這個做娘的想出這樣的法子來,也不怕遭報應,我本來給雪丫頭看好了親,那家也窮,一個小子一個閨女,定個交換親,這不把問題都解決了可你非得如此。”
李氏說道,“雪丫頭長得好,就這么定個交換親,豈不便宜了那家人她可值一百兩銀子呢,娘可好好想明白,以后承業有了出息,爹和娘不也一樣跟著享福嗎”
這徹底讓老太太沒了顧慮,點了點頭,“行吧,按你說的辦,反正也還沒找媒人說事,不算什么,劉家那邊你可搭得上話”
李氏點頭,“自然可以,明日我就去跟劉家商量好,爹他們在外面干活兒,月底才會回來呢,咱們在家把這事兒辦成了,回來最多就挨幾句罵,可那銀子是實打實的拿在手里了啊。”
江家是響水村再普通不過的一戶人家,家里的孩子到了年歲也開始發愁了,大周朝人口不足,鼓勵生育,還定下了鐵律,男子年滿十八,女子年滿十六,若不婚嫁,就要每年向朝廷交三兩銀子的稅收。
這是真金白銀的交,比田稅還要貴,對于老百姓來說,這筆錢肯定是不外愿意往外拿的。
到了年紀,家中的孩子該娶的娶,該嫁的嫁,這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可江家有個麻煩啊,二房的大兒子江承家,是江家的長孫,小的時候聰明伶俐,可就是有些貪玩兒,摔了一跤,磕在石頭上,晚上又發熱,沒有及時找大夫來看,醒了之后就有點愚笨。
江家又拿不出高額的聘禮來,哪里討得上媳婦兒就算是娶個普通人家的女子,人家也張口就要三十兩銀子呢,身體有缺陷的也說要十五兩,少了就免談。
江家還供著一個讀書人,那是流水似的花錢,家里的地也少,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啊。
二房的閨女江敬雪,今年也十五了,很快也面臨嫁人的問題。
江敬雪模樣好看,人又勤快,性子安安靜靜的,這樣的姑娘那肯定不愁嫁,隨便要個十兩銀子,有的是人家愿意。
可對于李氏來說,這還不夠,她得給自己的兒子鋪路啊,若是能把江敬雪賣個好價錢,除了給江承家娶妻,余下的錢不還能供著她兒子念書嗎
江家窮,也只能是從這上面攢些錢下來了,她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所以才私下去把這事兒給辦了,回來磨著老太太,讓老太太點頭,想要用藥迷暈江敬雪,生米做成熟飯,把她送進大戶人家給人做妾。
再拿著賣她的錢供她自己的兒子讀書,將來兒子出息了,她可以享福,這主意真是惡毒至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