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抓周正要開始,邊上圍觀的人很多,就想看看這小家伙到底要抓什么。
胡尚軒將孩子放到地上,毯子上放了許多物件,有筆墨紙硯,有算盤,又有鍋鏟飯勺,還有五谷雜糧,反正能想到的都給放上去了。
看到這么多稀奇的東西,平安很是高興,小胖手不停揮舞,這個看看那個瞧瞧,最后將那個裝著五谷雜糧的小碗抱在了懷里,樂不可支。
江敬雪笑著說,“看樣子這孩子以后還是個種地的,那娘就希望你種出好多好多好莊稼來,年年豐收,好不好啊?”
有人在邊上小聲地說,“怎么沒抓筆墨啊,就該念書的,就是拿了銅錢也好啊,偏偏抓了糧食,看樣子就是個種地的了。”
“你小點兒聲,這不過就是圖個樂子,又不是真的作數,沒準兒平安以后中狀元呢。”
胡尚軒和江敬雪倒是很高興,挺多人不理解的,這又沒有抓好的東西,高興什么啊?
不過今日是來道賀的,也不能說不好聽的,自然是撿著吉祥的說,所以就算平安抓了糧食,大家都說這是好兆頭。
但胡尚軒和江敬雪倒是真不在意,孩子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唄,他喜歡就行了,再說了,難道種莊稼就不好了嗎?他們也是種莊稼的,現在不也過得好好的。
江敬雪覺得遇到胡尚軒很幸運,兩個人在不同的時空長大,卻能志趣相投,什么都能說到一起,在養孩子的理念上也是一點兒爭執都沒有。
夏三爺跟前的小廝過來看了,有了結果趕緊去說,另一處院子里,夏三爺正和胡秀才下棋呢。
“爺,胡家小郎君抓周抓了五谷。”
話落,胡秀才已經笑了起來,“好,這小家伙果真是不同凡響,不虧是我們家的孩子。”
夏三爺落下黑子,笑了笑,“胡秀才公就不想孫兒讀書,以后大有所為?”
胡秀才搖了搖頭,“種田也不耽誤讀書,尚軒從小如此,沒有束縛,反倒快樂。”
夏三爺說道,“看起來秀才公倒是不追求考功名,自己也是,一腔學問也沒考功名,尚軒倒是有舉人的功名,只是也無心繼續往上,如今對待小孫孫,也是這么想,都說男兒有志報效國家,秀才公為何就不打算考取功名呢?”
胡秀才笑著說,“我又哪里是不考,那是考不上啊,這科考可不是有學問就可以的,我自己撞了南墻死心了,倒是不希望兒孫也去撞南墻,誰說種地就不是報效國家了,國家想要昌盛,那就要人口多,人多了沒有糧食,那不是也好不了嗎?要是我的兒孫會種地,種出來好糧食,天下百姓有吃的,那也是好事。”
夏三爺聽了這話大為贊賞,“倒是我淺薄了,實在不如秀才公。”
胡秀才笑了,“哪里的話,不過閑話幾句,我和三爺你很聊得來,以后可要常來啊,只是你是大忙人,哪有空閑常來,每次來了,可要騰出空跟我這個酸秀才說幾句。”
夏三爺端了茶碗敬他,“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