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甜拿了小鷗的四年級上學期小學課本,主要是數學、語文和英語。準備把上學期的課程給他做一個系統總結復習。
把課本拿回去之后,葉甜就后悔了語文還好,她算是有一定的基礎,英語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給小學生補習也沒問題,基礎的單詞、句子,她都是認識的。但是一看到數學,她懵了
為什么小學的數學這么難,還有那么多繞來繞去的問題可她話都說出去了,結果不給補習,還說自己小學知識不會,那汪阿姨也不會相信吧,肯定以為她不想給補習。再說,她自己也丟不起這個人啊她怎么也是大學生了,和古代時的舉人也差不多了吧
下午沒事,葉甜開始硬著頭皮看小學數學。還好能看懂,還好不是小學奧數。她曾經看過別人發的幾道奧數題,那才更加讓人崩潰呢一個水管進水,同時一個水管放水,哪個傻子會這么干這不是浪費國家水資源嘛,節約用水白宣傳這么多年了
等到了晚上,她干脆開始先給小歐梳理輔導一下語文。小歐的語文還可以,葉甜也還比較擅長,就給他講了一些詩詞、成語小故事,引起小歐對語文的興趣。至于小歐不太擅長的數學和英語,就得開學后慢慢來了。
在熙園餐廳的最后幾天,葉甜依舊十分踏實,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是見到金師傅還有些尷尬。
誰知道僅僅過了一天,金師傅竟然拿著菠蘿和刻刀,跑到葉甜面前,虛心請教“小葉,你這里是怎么下刀的我試來試去總是不得其法。”
葉甜也不敝帚自珍,她都來到現代了,也沒有了什么門派間的秘密,就把自己掌握的技法都跟金師傅說了,還親自下手示范了一下,金師傅十分感動,學得非常認真。
葉甜的雕刻技術也不完全是以前的師父教的,有些是她學畫畫和書法后自己琢磨的,畢竟藝術都是相通的。
其他廚師見狀也都來找葉甜探討廚藝,他們內部之間也經常交流,但是都局限在一個廚房里。葉甜作為一個外來人,會有不同的思路和想法。葉甜也請教了一些現代的新做法,互相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嘛。
她離開前的最后一個晚上,大家給葉甜開了一個小的送別會,也還是大家湊在一起吃頓好的員工餐,沒讓葉甜動手做菜。
于副主廚還親手做了年糕炒蟹、油燜春筍,給葉甜送別。大熊也十分不舍,他現在算是出師了,以后可以獨立負責幾個菜品了。
連之前對她意見很大的張師傅,也和她喝了一杯飲料。畢竟以后是沒有任何競爭關系的人,張師傅也不會和她交惡,這就是社會人吧
陳池家里有事沒來吃飯,但他們在學校也隨時能見到,倒不能算是分別。
最舍不得葉甜的是小娟,這也是葉甜在校外交到的第一個朋友,雖然她比葉甜大三、四歲,職高畢業后也工作幾年了,但還是一個性格單純的小女生。
葉甜建議她去讀個大專,提升一下學歷,總不能一直做服務員。她答應后還和葉甜開玩笑“如果你以后開餐廳了,就請我當經理吧”
葉甜自然是答應,只是她的餐廳還是空中樓閣,虛無縹緲,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開起來呢
但起碼經過半年來的努力,她生活上的壓力已經沒有了。春節假期她一直在上班,所以一共結算了6000多元的工資,加上之前的存款和電火鍋推廣的收入,已經夠她的學費和生活費了。過年期間,她還給葉飛包了一個大紅包呢
后來,葉甜聽陳池說,他爸爸陳董和陳二叔經過商量,覺得徐主廚確實不方便兼顧兩個店,于副主廚雖然能力上還有欠缺,但也是主廚最合適的人選,正式升他做了分店的主廚。張師傅他們幾個也沒有回總店跟著徐主廚,回去可能也沒有合適的位置,還不如繼續安心在分店工作。
開學了室友們也從各地回到學校,大家都帶了各種特產,阿喵和小桃也過來和她們一起分享,宿舍簡直成了特產展銷會。
“嘗嘗我們的大榛子和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