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正也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帝都賽區的決賽在第二天,但余海相信自己徒弟進前三名肯定沒問題。
余海心想你臭美啥,你有個好徒弟,難道我沒有嗎
小正果然不負眾望,得了帝都賽區的第二名,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成績了。這么說來,決賽他就是葉甜的強勁對手了。
沒想到他們京華大飯店一下出來兩個選手參加全國青年廚師賽,大老板聽了開心壞了這可是活廣告呀
他似乎忘記了,葉甜根本不是他們飯店的全職廚師。
青年廚師烹飪技能大賽的全國賽也是分為兩輪,第一輪有近100名選手參加。
比賽進程也是比較快的,第一輪直接淘汰近80人,只剩20人進入決賽。之后20名也是比一場,不會真像選秀節目有10進8,8進5,5進3那么多場,還是很干脆利索的。
因為一起出行,葉甜和王鑫、凌云也熟悉起來。
王鑫是一家本地餐廳的普通廚師,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上了廚師學校。一年后到一家本地餐廳工作,一干就是5、6年,一直跟著老師傅勤勤懇懇的學習、做菜。
正如他做的菜,也全是遵循師傅教的方法,嚴格按照步驟來。但這樣做也有好處,就是做的菜永遠是標準的口味,這也是一種能力。
凌云則是一個愛美食和廚藝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后,沒從事金額專業相關工作,而是自已開了私房菜館。
他的神奇之處是完全沒有和別人學過廚藝,全靠自已琢磨,也敢于嘗試各種新東西。有時會有驚艷之作,有時也會做出黑暗料理。總結起來,他有靈氣,但就是出品不穩定。
他們互相之間雖然沒有嘗過對方做的菜,但是并沒有誰看誰不服氣。而且,凌云初賽時挨著葉甜,他見識過葉甜切豆腐絲的刀工,當時就崇拜極了。
他自己算是個野路子,善于創新,但非常不擅長刀工。比賽后的一周,他還回去突擊練習了一下,但也并沒有明顯提高,畢竟誰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王鑫和凌云雖然來參加全國比賽,但他們并沒敢想進入決賽的第二輪。他們覺得只是來參加過,就算見過世面了。
比賽前一晚,師父一家給葉甜接風,羅主廚特意給她講了很多比賽時的注意事項。他當年也是參加過廚藝比賽,并且獲得了全國第三名的成績。
“你一定要先檢查一下刀好不好用,爐灶能不能正常打火。
還有,選食材時要盡量先選,選新鮮的。如果你定好了一個菜,但主辦方的材料不行,一定要當機立斷換菜。咱們都知道,原材料的好壞關系到一半的成敗。”羅主廚囑咐道。
“行了老羅,你說的這些,甜甜心里肯定有數。你知不知道哪些人是評委,他們喜歡吃什么菜,這才是關鍵。"師娘打斷師父的話。
羅主廚想了想“這個嘛,其他人我不知道,但饕先生可能會去做評委,甜甜也認識他。他喜歡口味濃郁鮮香的菜。不過他一個人也不能左右什么,而且決賽的菜編號是隱藏起來的,評委們也不知道哪個菜是哪個選手做的。”
“師父,師娘,我也看了以前比賽的視頻,評委也是各地人都有,整體還是平衡的。所以,我覺得其他的都不重要,我盡自己所能,做好想做的菜就好了。”葉甜知道師娘關心她,但她對自己有信心,也相信自己的實力。
羅主廚也說“孩子說得對,不需要考慮那么多客觀因素,專心做好自己的菜就好了她實力在那擺著,我們就等著為她慶祝好了。”
接著他補充道“晚上會去好好休息,明天初賽也要認真對待。為了能進前20,大家肯定都會使出看家本事,競爭肯定很激烈。到時就按自已定好的那兩個菜品來,根據比賽的時間段,再決定做哪個。”
葉甜認真點頭。
師娘看葉甜自信的笑容,也放心的感嘆孩子長大了。
第二天,葉甜和王鑫、凌云三人一起早早打車到了比賽現場。
場館內,各色面孔已經擠滿了比賽大廳,讓人一下有了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