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采訪環節,主持人請陸炎表演個節目。
作為前網絡歌手,自然是要獻唱一曲的。
都是事先講好的,陸炎自彈自唱。
因為是錄制,也沒提前彩排,只是說了下要唱一首新歌。
節目組的人也沒太在意,前網絡歌手嘛,就出過一支單曲,想來實力有限。
工作人員把吉他遞上來,陸炎接在手中,對著話筒輕輕彈了兩下,試了下音。
才道:“說實話,客串《仙劍三》也好,參加這期節目也好,都挺意外的。難得大伙看重與照顧,在這里,一首《不謂俠》,獻給大伙,預祝《仙劍奇俠傳三》,收視長虹!”
說罷輕輕撥動吉他琴弦,開口唱道:
“衣襟上,別好了晚霞,余暉送我牽匹老馬
正路過,煙村里人家,恰似當年故里正飛花
醉過風,喝過茶,尋常巷口尋個酒家
……”
陸炎的聲帶,是經“系統”強化鍛煉過的,是以一開嗓,眾人就覺悅耳。
只是開篇的詞曲感覺一般,不像《好漢歌》那種,頭一句就那么刺激。
然而到“副歌”這塊,感覺就迥然不同了!
“向江南折過花,對春風與紅蠟
多情總似我,風流愛天下
人世肯相逢,知己幸有七八
邀我拍壇去,醉眼萬斗煙霞
向江北飲過馬,對西風與黃沙
無情也似我,向劍底斬桃花
人世難相逢,謝青山催白發
感慨唯霜雪,相贈眉間一道疤”
……
這一段唱過后,在場的人多是表情呆滯,一副傻掉的模樣。
好聽,是自然的。
可最主要的詞曲中透出的那股俠氣,太有感覺了。
武俠影視劇的沒落,是多方面的。
有社會大環境和國民心理的變化,有劇本創作上家國情懷編不下去的原因,還有一個很少被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配樂方面。
像喬幫主的音響,黃飛鴻的《男兒當自強》,陳家洛出場的《紅花舵主》,配樂一起,立刻叫人心馳神往。
就連星爺的《武狀元蘇乞兒》這部半是搞笑半是武俠電影中,其配樂部分也是大師級的。
尤其是最后決戰時,蘇燦被打翻在地,趙無極發功狂風吹過,蘇燦瞧著被吹動的秘籍而領略出第十八掌。
星爺起身運功,配上那段音樂,簡直不要太帥。
而2010年以后的武俠影視劇,配樂出彩的就相對少很多了。
如徐客、程曉東聯手弄的《三少爺的劍》,整部下來都沒有像樣的配樂,連從前的劇版都不如。
可見配樂在烘托氣氛,塑造人物時的重要作用。
喬幫主若沒了自帶音響,氣勢最少去三成啊!
現場,陸炎繼續唱道:
當此世,贏輸都算閑話
來換杯陳酒,天縱我瀟灑
風流不曾老,彈鋏唱作年華
憑我縱馬去,過劍底杯中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