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了計較,洛霜就把衛其軒趕去看書,自己一個人寫寫畫畫。
首先,要把這個小山峰另外三面的土地也買下來,打造成一個四季都能游玩的樂園。
光春天一季有什么用,春天本來就短,桃花更是開的時間不長,效益還遠遠沒有最大化。
最好能改造成春夏秋冬四季都有風景可看,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以及冬天的梅花,哪一個不是文人的愛好。
其次,除了可觀賞游覽的風景,那些結出的果實,也要做到最大化的利用。
就比如桃樹,目前就是釀造一些桃花酒和制作成桃干,這遠遠不夠,還可以制作成罐頭,桃汁,桃脯,蜜餞等等。
另外,釀酒的工藝也需要升級,不僅可以做各種花酒,也能制作一些果酒。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賺錢的,最賺錢的還要屬從商家那里收的分成。
洛霜的計劃是這樣的,把留園打造成一年四季都有人游玩的大型公園,利用里面各種貼合文人喜好的設計,吸引文人們過來游玩。
比如,文人進園不用花錢,但需要寫一首詩,然后留園的管事會安排人把這些詩詞刻到留園的各個角落。
文人游玩的時候,不僅能欣賞到風景,享受到美食,還能或意外或驚喜的發現一些詩篇。
比如某顆普通的桃樹上,比如某個歇息的石凳上,或者在扶手的不起眼處,在池塘里的石子上,甚至是在點心的碗碟上面。
如果這個詩篇讓你覺得驚艷,甚至如果這就是你寫的詩,偶然又被自己發現,這該是多大的驚喜啊
想必通過好好宣傳,一定會有文人原來過來游玩一翻,留下自己的佳作。然后等到下一次,再過來找找,看看自己的作品藏在哪個讓人意外的地方。
游客有了,那就必須有商家啊
既然是面對文人這個階層的消費者,那賣筆墨紙硯的商家需不需要一個攤子,讓那些文人看到了滿意的詩篇,當下記下來帶回去和朋友欣賞
那古玩字畫需不需要一個攤子,琴棋書畫詩酒茶,古董,孤本,木雕,石雕,凡是和文化人扯得上邊的,都可以在這里擺下一個攤位。
而洛霜也不要多的,只要一兩成利潤即可,是不是很劃算
當然,就有商家要問了,你們憑什么保證客流量
文人雖然來游玩了,但不代表他們就必須買東西帶回去啊,畢竟在京城買不好嗎
因此,洛霜打算祭出一個大殺器,那就是圖書館。
在小山峰山頂的平臺上,建造一個大型圖書館,專門用來供讀書人閱讀的,免費,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樣一來,還有多少文人頂得住這樣的誘惑
即便你自己不缺錢,也不想去看看圖書館長什么樣子,里面都有什么書嗎
沒有文人不想的吧
只要在京城的讀書人,總會來一次留園,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會有下一次,以及后面的無數次。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她到哪里去弄到那么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