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收到消息趕來的大戶們就發現,他們預想中的幾千畝幾百畝的買,那完全是空想。
每人名下只能買兩畝,而且奴仆還沒有購買的資格,畢竟你都不是朝廷的人了,是人家的私人財產,也就沒資格擁有私產。
這樣一來,把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加上,那最多也不過是幾十畝而已,而且操蛋的是,以誰的名義買下,契書就寫誰的名字。
也就是說,如果你寫在自己女兒名下,那這田或鋪子就是女兒的,未來她出嫁,這些也是跟著嫁出去的。
這就讓很多人不滿了。
女人名下怎么能有這些東西呢,太不像話了。
可這些抗議的聲音,衛其軒會聽嗎
不滿是嗎這話是誰說的哦,李家,那李家沒有購買資格了。
憑什么我也是江義縣的百姓。
憑什么就憑我是縣令,夠不夠在江義縣,我說了算
這就體現了古代當官的好處了,一個縣里,縣令基本就是一言堂。不滿的除非你自己背后有靠山,像之前的梁家,不然就得老老實實聽話。
這招殺雞儆猴一出,所有人都老實了。都知道這新縣令看著像仙人一般,可辦起事來,連怒目金剛都比不過,忒厲害了。
江義縣是富庶之地,又連著好些年風調雨順,因此百姓們多多少少積攢了一些家財,家家戶戶十兩八兩還是能拿的出的。
現在梁家抄出來的田和商鋪又賣得便宜,良田一兩一畝,商鋪一間二十兩到五十兩不等,這讓大部分百姓都敢想一想了。
有些人家人口多,自己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一分,錢就用光了,田也到手了。
而有的人家只有一兩個男子,沒辦法,只能把田掛在家里的媳婦名下,這也是自家人不是,反正現在買了不虧,未來可以傳給子孫。
當然也有那心疼女兒的,給自家女兒買上一兩畝地,未來出門子就是一生的保障。
這是良田,商鋪又是另外一種賣法,按戶籍上登記的戶數來賣,一家一戶只能買一個鋪子。
如果家里有兩個兒子的,又有余錢,想要買兩個,每個兒子一個,怎么辦
好辦,分家就是了。只要單獨立了戶籍,那就是兩家人,可以買兩間。
這樣既杜絕了有錢人家的大肆收購,又能少了許多糾紛。有錢就買,沒錢也別瞎逼逼。
忙忙碌碌一個月,所有的地契商鋪都賣出去了,整個江義縣近一半的人,都成了有產一族,包括一些剛出生的小孩和女人。
也順便的,把原本許多沒有上戶口的小孩和女人都登記上了,人口總數一下子激增了十分之一。
這其中還有一些是山民,原本那些山民是沒有戶口的,藏在山里生活,艱難些,但不用交稅。
衛其軒為讓他們下山,直接宣布,只要他們現在加入江義縣的戶籍,也可以購買良田商鋪。
有那與山民存在姻親關系的,連忙去通知,倒是帶出了不少山民,讓他們下山,變成了良民。
光是人口增加這一業績,就能讓衛其軒妥妥評個優了。
更何況,他才剛上任不到四個月。
其成績之突出,讓一直關注的老皇帝,笑得合不攏嘴。深感孫子的優秀,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