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煩不勝煩,最后還是點了一位老將,以及幾位年輕有軍功的將領。
這些都是他的心腹,軍權這個東西,皇帝是絕不想會讓別人插手的。
將領選好了,接下來就是籌備糧草,這個也是重中之重,容不得絲毫馬虎,做好了也是軍功一件。
皇子們又爭奪起來,不知道是誰提了一句,最好派有地位的人前去監軍。
這話一出,眾皇子頓時啞火。
他們可不想被派到邊關那個危險的地方,更何況,老皇帝眼見最近身體不好,誰知道什么時候就駕崩了,要是他們不在,不就失去爭奪皇位的資格了嗎,得不償失。
皇帝看著下面四個認慫的兒子,不由心里一陣陣失望。
真的比不上先太子,一點擔當都沒有。
這讓他不由的想起了衛其軒,之前還為他的所作所為生氣,可這會兒有了對比,他反而覺出衛其軒的好來。
至少那孩子敢干能干
哎,算了,那只是個孩子。自己這個皇祖父,和他沒相處過,他不信任自己也是有的。
大概自己派玄衣衛保護他,讓他誤會了自己是在監視他吧
那他策反自己的下屬,也是為了自保。
好在這孩子有底線,沒有用玄衣衛干什么壞事
皇帝選擇性的忘記了甄家,沒有去考慮,甄家到底是罪有應得,還是某人利用玄衣衛構陷。
在他心里,甄家已經臭了,而衛其軒還光鮮著,這樣的人對付甄家,那必定是甄家犯了錯,讓他不能忍。
事實也是如此,甄家確實惡貫滿盈
安慰好了自己,對衛其軒又燃起了愛心,開始覺得他處處都好了。
監軍的人選,確實需要一個有能力,地位又高的人。
于是他一道圣旨,直接命衛其軒擔當監軍,官復原職,還連升兩級。
朝臣們都看不懂了,皇帝這是什么操作
難道是送衛其軒去邊關送死的
雖然說,監軍一般待在后方軍營,被戰爭波及的可能性小,可這次不一樣,蠻族幾次叩關,都差點打進來。
邊關守不住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城門被打開,監軍就危險了。
而且,邊關那地方,發生什么意外都有可能。
那里可不像江南,官員被人暗殺,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邊關的官員,每年都會意外死幾個,或者被流箭射中,或者死于細作之手,危險系數大大增加。
要是有人暗下黑手,殺了衛其軒,然后偽造成意外,別人也不會發覺什么。
到時,衛其軒將死的悄無聲息。
所以皇帝是真的很反感他吧,才會在其得罪了大半勛貴之后,派他去那樣的地方
其實皇帝真沒有想那么多,他就是腦子一熱,覺得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衛其軒一定可以,別人怕去的地方,衛其軒也完全不會懼怕。
在他的想法里,既然他之前已經罰了其軒,讓他丟了金陵知府的官,就說明這事已經過去了,朝中之人不該緊抓著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