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衛其軒就讓勘探隊的人幫忙,把窖藏好的紅薯拿出來,給李紅梅送去。
不是他們不想給弄好的紅薯粉,只是那玩意經過加工,份量更少了,還是完好的紅薯比較容易飽腹。
只不過紅薯吃多了燒心,又容易排氣,可這些在餓肚子面前,都是小事。
李紅梅紅著眼眶,說了好幾聲謝謝,并鄭重的拿出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本人李紅梅,欠洛霜和衛其軒一共一百斤紅薯。
洛霜笑笑,接過字條,沒說推脫不需要的話。
這么做是保護李紅梅的自尊,讓她心里好受些,也為了防止引起其他人的嫉妒。
畢竟一百斤糧食,真的不少了,這個年代,誰也不是頓頓能吃飽,能多一點都是好的。
這件事仿佛打開了大家的思路,讓他們知道勘探隊可以借到糧食,于是有那糧食緊張的,就去問問自己是不是也能借
曾教授沉吟了一會兒,詢問衛其軒的意見。
雖然他也來了一段時間,但論起熟悉,還是衛其軒更加熟悉這里。
小雷村這地方大環境怎么樣,是不是能換,換了會不會引起麻煩以及要換的人品行怎么樣,是不是來騙糧食的,都是個問題。
甚至有那些可能是潑皮無賴的,打的是空手套白狼的主意。欺負勘探隊是外來的,以后肯定要走,那借的糧食就可以昧下不還了。
曾教授原本只是想讓勘探隊幫忙搶收,可既然村支書把這些糧食分配給了他們,那這些就是勘探隊的東西,他可以拿來幫人,但也不愿意白白便宜了小人。
衛其軒思量了一會兒,把全村上下,以及知青們都盤了一遍,分成了三波。
一波是村里生活比較困難的,就像劉婆子,家里只有祖孫兩人,即便分了地可以去挖紅薯,但他們人單力薄,估計沒挖出多少。
劉婆子還好些,有勘探隊的人幫忙,可村里還有其他孤寡人家,他們是需要幫助的。
中間一波就是大部分知青這樣的,自己能力有限,勉強能飽腹,可萬一遇到什么事,就容易青黃不接。
就像李紅梅,她自己挖出的紅薯,省一點足夠她吃到明年開春,可這不是家里遭難嘛,她就把自己大部分的口糧都送了回去,自己苦苦支撐。
這樣的人,自然也可以幫忙,可要甄別就比較麻煩,說是家里或者外地親戚出事,是不是真的,有沒有說謊就需要一個有城府的人去辦。
而第三波是最簡單的,衛其軒直接列了一個名單,“這張紙上,一半是家里勞動力多的,之前搶收的時候,收獲了足夠的糧食。另外一些是好逸惡勞,自己不愿意努力的,都不需要幫忙。”
曾教授點點頭,完全信任衛其軒的判斷。
拿到那張紙后,他就叫來了勘探隊其中一人,叫周兵。他曾今是一個勘察兵,眼力見識都不凡,因傷退役后,就被調到了勘探隊。
周兵聽完曾教授的吩咐,了解的點點頭,“教授放心,我會辦好這事。”
之后,周兵出去了幾天,找人打聽了一些消息,發現幾乎和衛其軒說的沒有任何差別,不由心里暗暗敬佩。
原以為這位衛研究員就是學術厲害,沒想收集消息也這么牛。
自己當年要是有這份本事,也就不會受傷退役了,真是時也命也。
修整了一天,周兵讓人幫忙,整理了所有的紅薯,留下五十斤備用,剩下的按自己的想法分好,一旦有人來,就可以直接把糧借走。
他可不是按均等來分,每人借多少糧,是按需求算的。
這家今年收獲了多少,還差多少份額,如果秋收收獲還好,萬一秋天顆粒無收,支撐到明年春天,還需要多少糧食。
這些他都做到了心里有數,只要有人來,不管來人要多少,他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不多給一斤,也不會少給一斤。
要是有人不服,他就會一一列舉清楚,“你家紅薯收了一千多斤,土豆收了三百斤,家里一共七口人,一個是奶娃娃,還有兩個半大的丫頭,吃到明年也不過差了三四十斤的份額。而這些可以通過蔬菜,野菜等補齊。我看你家的自留地里,還種了不少菜,收上來一百多斤有吧”
來人沒想到自己家有多少糧食,完全被周兵料中,比自己計算的,一分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