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于和人打交道,人事吧。”
“去組織部,我想組織工人們學習思想。”
最后是魏建國,只見他含笑看了韓柳一眼,“我想努努力,給韓同志更好的生活,所以我選擇外聯部。”
韓柳的臉都紅了,她羞惱的瞪魏建國一眼,“那你可得努力,要是我考上了,你沒考上,我就不嫁你。”
“好好好,我一定努力。”
“那大家,讓我們舉杯,接下來,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干杯”
“干杯干杯”
有了希望,哪怕再苦再累,知青們都咬牙堅持,白天上工,回去的路上,還會去自留地看一眼。
晚上了,就熬燈夜戰,看書看到凌晨一兩點。
洛霜見他們這么努力,心里戚戚,把工作也帶了回來,陪著一起做。有人不懂的,她也能幫著解答。
于是肉眼可見的,數據模型越來越完善,可能不等到冬天,就能全部完成。
努力的是有效果的,知青院里的六人,居然都考上了,還都去了自己心儀的部門,真是再好沒有了。
另外,村里還有已經結婚的知青,也考上了兩個,剩下的就都是工人了。
公布名單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哭了,為看不到未來的曾經,也為不知前路的未來。
曾經,他們恐慌,以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和其他老知青一樣,結婚生子,在這里扎根。
卻不想,生活還是給了他們希望,讓他們有機會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個工人,吃上商品糧。
雖然戶口還在村里,但可以預見的,等廠建起來,這里就再也不是村了,甚至還可能發展超過縣城。
不過他們也是迷茫的,成了工人,他們還能回城嗎回到那個生養他們的地方
都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他們還會放棄,然后去賭那一絲可能嗎
這一刻的興奮是真實的,這一刻的迷茫也是真實的。
一向爽朗的韓柳,都有點不知所措了,大晚上的拉著洛霜和蔣麗紅李紅梅一起,要開座談會。
“我和建國基本是確定了,在這里不走了,結婚生孩子。走也不知道走去哪里,他是海城人,我是哈市的。他家有三個兄弟,父母跟前有人孝敬,他只要寄錢回去給父母養老就行。我呢,也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當初下鄉的時候說好了的,姐姐嫁人留在家鄉,照顧爸媽和弟弟,我下鄉。我們這種的,即便回去了,也沒地方可住。所以我就想著,我倆兒好好干,爭取拿到廠里的分房,有了自己的家,就一切都好了。”
洛霜點點頭,這個想法不錯,廠是新建的,要招人肯定要建房,第一批員工,基本都有資格拿到,他們還是雙職工,又是知青,在本地沒房住,肯定是最需要分房的人。
“那你們盡快領證結婚吧,到時候好第一個拿房。”洛霜提醒道。
韓柳大力的點頭,“我們過幾天就去。要結婚了,心里不踏實,這不找你們問問,看都需要準備什么”
洛霜失笑,打趣道,“我們可都還沒結婚,哪里會知道需要什么要不,你去問問村里的嫂子,看這邊都有什么風俗,或者寫信問問你媽,你家那邊需要啥。”
這話一出,眾人都笑了。
這還真是,該問的人不去問,找一群大姑娘做參謀,也是最近心情激蕩,腦子都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