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洛霜就收到了衛父派人送來的資料,原來看似僅僅損失了一個公司,背后居然還牽扯了其他利益。
首先,那些選手們除了極個別之外,背后各自有自己的經濟公司,如果不是當練習生多年,也不會有現在優秀的能力。
他們背后的公司培養他們,等差不多了,和光速傳媒達成協議,送來參加光速的節目,借此出道,并要一炮而紅。
光速呢,當然也不會是吃虧的主,直接要簽前十名十年,其實內里協調的是兩年。
讓這些要參加的選手們簽訂合同,如果成為前十名,就要在光速新成立的經濟公司下,簽約十年。
前五名成員將組合出道,在兩年內為光速賺取紅利,而同時,他們也有機會參與光速旗下各個渠道的節目,讓自己發展更好。
兩年后,這前五名各歸各家,回到各自的公司去,剩下的八年,就歸各大經濟公司所有了。
而六到十名呢,本身差距和前五名差不多那里去,區別只在于有沒有公司幫著運營,或者背后的公司實力不夠,更甚至只是運氣差了點。
這樣的人,在前兩年可能會分流前五名組合的流量,讓利益不能最大化。
所有光速也要把他們簽下來,為的是雪藏兩年。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等前五名的組合解散后,他們才是光速要培養的新一代流量。
而這五人經過兩年的沉浸,不管是個人,還是背后的公司,都會對光速妥協,只要光速給出一個相當合理的價格,那當初兩年后歸還的話,就相當于一個笑話。
選手們為了自己的發展,當然更愿意選擇大平臺,至少保證了充足的曝光量,這年頭,只要光速想捧人,憑著他們自身不差的實力,很難有捧不起來的人。
而背后的公司呢,兩年過去了,原本還有一點熱度的選手,已經變得寂寂無名。然而在這兩年里,公司還培養出了別的優秀的男孩女孩。
那為了一個比素人好一點的練習生,去得罪光速,可能嗎
還不如賣光速一個面子,拿到一個不錯的價格,直接放棄這五人的所有權,倒時還能為公司里其他藝人爭取一點光速的資源。
這樣一來,這五人就真正成了光速自己人,雖然不會成團和前五名打擂臺,但事實上的發展,卻是和他們爭頂流的位置,只是慢了兩年而已。
可這難道就是壞事嗎
前五名和光速的合同只有兩年,光速當然不會考慮長遠利益,只會趁著勢頭正好,大賺特賺,至于那五人之后的發展,關他們什么事
可這后五名就不一樣了,和光速可是八年的約,能賺長久的利益,自然會好好打算。
這對于藝人來說,孰優孰劣,還真不一定。
光速算計的很好,可現在,衛父直接把飛速經濟搶了過來,包括旗下未來的前十名十年的合約。
和各大經濟公司有私下的協定是光速傳媒,飛速經濟公司可完全是清白的,沒有簽任何合同。
反倒是那些選手們的合同,是白紙黑字,具有法律效應的。
這其中有一個暗箱操作,怎么確保哪些人是前十名呢難道光速每個選手都簽,然后等前十名出來,其他人解約
這當然是不行的,光速簽的是十六個人。
這十六人除了十個是各大經濟公司培養的練習生,剩下的是其他人中,選出的較優秀的六人。
不出意外的話,前十名必定在這十六人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