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變賣了所有家產,這才把丈夫女兒從牢里帶出來,然而那時,他們都已經傷痕累累,出來后不到半個月就都沒了。
劉嬸幾乎哭瞎了眼睛,可有什么辦法,這年頭老百姓的日子就是這么煎熬。之后她遇到了好心的同志,從他那里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什么是信仰,就此堅定了自己的道路。
之后,她加入了組織,輾轉潛伏各地,兩年前來到上海,在一家孤兒院落腳,給他們當廚師。
那個打掃的丫頭,叫劉花兒,就是孤兒院的孩子,劉嬸看她和自己女兒一般年紀,忍不住心生親近,接觸的多了,劉花兒也接受了她的思想教育,加入了組織。
兩人寄身在孤兒院,一邊照顧孤兒院的孩子,一邊幫著組織傳遞消息。
另外,許多有錢有勢的太太,為了表示仁慈,會給孤兒院捐錢捐物,她們通過那些送東西的下人,也能得到一些消息,所以她們就一直沒離開。
這次之所以會離開,也是孤兒院要解散了,她們順勢找到了洛霜家里女傭的工作。
聽到孤兒院要解散,洛霜皺眉詢問,“為什么要解散,那那些孩子們要怎么辦”
劉嬸搖搖頭,“孤兒院的房子原本是屬于前院長的,可院長今年初去世了,他的侄子得到了遺產,不愿意再讓孩子們住了,限定半年內孤兒院搬走。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可實在資金有限,找不到合適的房子,實在不行,就只能把孩子們分開了,送到不同的孤兒院去。”
洛霜聽到這個,若有所思,突然想到了之前中人說的那套別墅,舊是舊了點,但修整過后給孩子們,怎么也能住下上百人,一個房間放個十幾張上下鋪是可以的,別墅里有十幾個房間呢。
那些夫人小姐們,讓她們發揚善心捐贈一些吃的穿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房子是大件,誰也沒這個錢財可以隨意支配,即便有也未必舍得。
因此孤兒院沒辦法,只能解散,可有房子了,那就能辦下去。
洛霜把這想法告訴劉嬸,劉嬸眼前一亮,可還是猶豫道,“六萬這也太破費了,不能先生太太你們一個人負擔這么多。”
洛霜想了想,“我讓其軒想辦法,把價格壓下來。”有那剩下的錢,給孩子買些吃的不香嗎,犯不著便宜了中人那個老板。
“這行嗎”劉嬸不確定的道,在她看來,衛先生就是純粹的學者,他能有什么辦法
“一定行”洛霜信誓旦旦的道,有什么是衛其軒不行的嗎沒有
即便有,娘子都發話了,衛其軒不行也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