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進入堡壘后,先是被分開隔離,等到他們慢慢適應堡壘里的環境,并確定不會帶來什么不確定的病菌,才被允許自由活動。
當然這個所謂的自由也是有范圍的,衛其軒的權限最大,哪里都去的,而洛霜這種,純屬是家屬的,就不能靠近研究區域了。
堡壘里給他們分配的房子算是一室一廳,有廚房和獨立的衛生間,不大,但足夠生活。
洛霜洗漱完之后,吃了衛其軒準備的食物,就上床休息了。
這些天實在太累,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不免透支,等到終于安全了,她恨不得睡上三天三夜。
當然了,沒有這么夸張,她第二天中午就醒了。
這次不是衛其軒準備的午餐,而是跟著他們過來的廚師。
今天早上,衛其軒已經正式上班了,去查看其它人的研究進度,以及制定下一步的研究計劃。
作為一個項目的總負責人,他對每一步研究都了如指掌,只不過之前一直在國內,對于這邊的研究進度,只能靠報告,現在他來了,就得好好整理一番了。
之后的一個星期,衛其軒都很忙,非常忙,忙到完全沒時間回來休息。
洛霜也不管他,自得其樂,拿著畫筆去到最頂層的觀光臺。
那里不僅有大塊的玻璃窗能看到外面,也有望遠鏡等設備,可以觀看周圍的環境。
因為處在隕石中心附近,這里的能量幾乎凝結成實質,一眼看過去,就好像外面是一層層的果凍,比水凝固,比冰又柔和。
肉眼能見的范圍很小,洛霜通過處理過的望遠鏡,才能看到那猶如一座小山的隕石。
隕石整體呈黑色,看著平平無奇,可那不斷向外面溢散的能量,就像是巖漿從山上流出來,而這能量不是向下,而是向著四面八方流動。
之前衛其軒曾說過,他之前來的時候,是看不到能量溢散的,甚至連精神力也捕捉不到。
這才十來年,就成了這樣,要是再過個十年,那該多嚇人。
不過這場景,也真是一個奇觀,是人類想都想不到的奇怪場景。
洛霜仔細觀察一天之后,就忍不住拿出畫筆,細細描繪那奇跡般的場面。
在這里相機沒有用,即便是在堡壘里,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成相,但畫畫是不受影響的。
為了掌握隕石的變化,每天都有人畫隕石的樣子,透過這些畫作,能清晰的看見能量溢散的速度。
他們畫畫是為了精確,而洛霜就是為了創造。
她畫中的隕石沒有具體的樣子,但展現出來的感覺,是希望,也是絕望,是創造,更是毀滅,是思想與感情的凝結體,虛幻又現實。
這幅畫,她一共畫了兩個月,修修改改,廢棄了重新畫,畫了又廢棄。
她運用了自己所有擅長的畫法,終于在兩個月后,畫出一幅滿意的作品。
也就是在這兩個月間,衛其軒安排好了所有的事,來到洛霜的身后,“最好準備,我們明天去取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