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古人可不一樣,古人會覺得張嬤嬤害死丈夫,哪怕是前夫都大逆不道了。
可她覺得,渣男都該死,更可況前夫一家還害死了張嬤嬤的兒子,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一點問題也沒有。
于是她立刻提出了要張嬤嬤,起初小喬氏還不愿意,覺得膈應。
可女主是什么人,三言兩語就說服了喬氏,并由她說服自己的姑姑。
“洛霜那丫頭的身體已經調養好了,反正也用不到張嬤嬤,可我們清婉就不一樣了,她以后是要進皇家的,最重要的就是調養好身子,生下一兒半女,那日子就穩當了。”
大喬氏是耳根子軟的,聞言也覺得有道理,當下就同意了。
兩人要把張嬤嬤調走,彭氏哪里會愿意,即便大喬氏說,以后會為洛霜再找一個,她也沒有答應。
在她看來,目前這個就是最好的,再找一個也比不上張嬤嬤。
可耐不住張嬤嬤自己愿意啊
早在和小喬氏說之前,女主就接觸過了張嬤嬤,和她說前夫一家的死,威脅利誘一條龍。
張嬤嬤內心其實更愿意跟著原主的,因為她也覺得,原主以后基本是落選的命,她跟著不會去高宅大院。
而女主就不一樣了,那是有青云志的人。
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離開了皇宮,就是厭倦里面斗爭生活。跟在女主身邊,未來不是皇宮,就是各個王府。
可這事由不得她,雖然她自認為自己做的小動作,沒人能發現得了,可清婉是主子,還是府里得寵的主子。
她抓住了自己的把柄,自己還有拒絕的余地嗎
所以等到大喬氏把她叫過去,她一口就答應了。
人家張嬤嬤自己愿意,婆母和大嫂還在虎視眈眈,彭氏就算再不樂意,也無可奈何。
最后的結果就是,這個教養嬤嬤成了女主的。而大喬氏為了安撫二兒媳和三孫女,送了一些珠寶首飾過來,算是揭過這一茬。
看在那些東西的份上,彭氏沒有再鬧,至于之后為什么沒有再請一個,那是原主習慣了一日多餐,又沒有張嬤嬤節制,漸漸吃的多了點,把自己吃的珠圓玉潤。
彭氏看閨女這樣,覺得她不會被選上,對教養嬤嬤的想頭就沒那么多了,反倒培養起自己身邊的年輕嬤嬤和大丫鬟來,計劃著等閨女出嫁,從里面挑出能干的,給閨女當管家嬤嬤用。
其實彭氏不知道的是,大喬氏給了原主首飾,但也沒落下女主,給的反而是更好的。
只不過她做這事是瞞著其他人的,洛霜能知道,是因為小說里寫了,來顯示女主有手段,輕而易舉就能拿捏住原主,人財雙收。
然而關于老太爺和老太太給女主鈕鈷祿家人脈的事,書里可沒寫。
書里只輕描淡寫的說女主入宮選秀后,收買了幾個人,也正是有這幾人的幫助,讓她順利見到了四爺,并提醒四爺她秀女的身份。順理成章的讓四爺自己去請旨賜婚。
之后也是從其中一人嘴里,知道了康熙的行蹤,從而設計了原主,讓原主成了康熙的庶妃。
算計的過程完全沒有寫出來,都是略施手段,心中一動之類,之后事情就發生了。
看書的時候只覺得女主很厲害,有心計有手段。
現在想來,哪里是女主有手段,分明是鈕鈷祿家給了她莫大的助力,而那些被她收買的人,原本就是鈕鈷祿家的人脈吧才會被她一點錢收買,然后盡心盡力給她辦事。
這樣一想,那原主就真的很冤枉了,竟然是被自家的人脈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