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監低低的垂下頭,“是大阿哥。”
完了
眾人心里一凸,那可是四弟四哥的嫡子,皇阿瑪皇孫不少,但嫡孫真是鳳毛麟角,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個。弘輝是其一,還有大阿哥的嫡子,和三阿哥嫡子。
現在三個還去其一,而且四弟四哥的兒子本來就少,那就怪不得皇阿瑪心疼了。
在人家嫡長子去世送葬的時候,你去彈劾人家,這不是撞到皇阿瑪的心坎上嗎
太子知道后,遺憾之余,不由為自己剛剛的機智點贊。
他是親身感受過的,皇阿瑪對于自己的兒子有多好,可隨著他們這些兒子漸漸長大,掌握了權柄,皇阿瑪感受到了威脅,就把這些感情轉嫁給了更小的阿哥們。
至于他們這些成年的,大部分是防備了吧
可現在四弟那事,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本身沒大錯,還能說得上是功勞,畢竟他成功阻止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洪災,大功一件。
可皇阿瑪顧及自己這個太子的顏面,不僅沒有賞賜,還讓四弟回府休息。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苛待功臣,而這功臣還是他親生兒子,皇阿瑪豈有不愧疚之禮。
偏偏在這個時候,四弟的兒子沒了,還是寄予厚望的嫡長子,想想都知道,皇阿瑪對四弟的心疼肯定到達了頂峰。
可偏偏索額圖作死,讓李御史在這個時候彈劾四弟,這不是老虎頭上拔須,什么算是
剛剛皇阿瑪那語氣,如果不是他反應快,估計下一秒,怒火就全到自己身上了吧
太子慶幸的時候,其他阿哥也懨懨的。
他們和老四是政治敵手不錯,可也是兄弟,兄弟沒了嫡長子,他們心里也提不起勁。
眾人沒多說什么,都散了,回府后各自打發了貼身奴才,去送喪儀。
他們不能親自去,因為弘輝是夭折,還是時疫沒的,只能這樣表示表示。
紫禁城內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了郊外的皇家寺廟。
離開京城后,他們就來到了此處,由方丈親自主持,念經,超度,焚燒,然后入殮。
雖然是火葬,但骨灰盒還是要放入棺槨的,然后在廟里享受一年的香火供奉,再下葬。
在主持這些儀式的時候,即便衛其軒身體不舒服,仍然全程參與。
并且,他還親自為弘輝點了一盞長明燈。
此舉作秀的成分居多,然而對于四爺來說,卻是真真切切的感動了。他的二阿哥,果然有情有義
只要這長明燈還在,他就可以和四福晉來這里悼念弘輝,并且希望借此保佑這個孩子未來可以投個好胎。
等到所有的儀式都走完,衛其軒累慘了,被太監背著回了齋房,灌下一大碗藥后就沉沉睡去。
而四爺這時請廟里懂醫術的大師給他把了脈,知道沒有問題后,就去了前殿,打算多抄幾遍經書,多念幾卷經文,為弘輝祈福。
傍晚的時候,衛其軒終于醒了,被伺候著吃了齋飯。
收拾好后,他估摸著京城的消息已經到了,于是讓人扶著他去前殿。
果然,蘇培盛正在和四爺稟告今堂上發生的事,以及皇上后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