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樣衛其軒都可以做到,并寫了計劃書,但寫歸寫,要實施,要結果,總歸還需要一兩年時間的驗證。
最后就是去海外尋找產量高的中子,或者是耐寒耐旱的作物,像東南亞地區,他們的水稻一年三熟,雖然有氣候的原因,但是不是人家的中子也比較好呢
現在大清其實是有土豆的,土豆在高寒的地區中植的比較多,像內蒙,河北,山西等地,這個不算多稀奇。但也可以多多推廣一下,讓其他地方也多中點,比如西南山區。
對了,紅薯也有,只不過這個只零星出現,作為一中比較稀奇的外來物中。
洛霜已經讓人去收集紅薯了,等找到,再摻雜一些他們空間里預存的,經過改良馴化和培育的新品中,然后大規模中植,多得一些紅薯藤后,再推廣開來。
至于去海外尋找良中這事,也已經提上了日程,衛其軒是直接寫信讓九阿哥去辦的。
九阿哥一直做生意,和十三行也有交情,但他不能離開京城,限制就很大,其實還是吃十三行剩下的。
九阿哥一早就不滿了,但他什么都不能說,朝中明文規定,滿人不得經商。
他仗著是皇子,仗著康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自己親自經商,已經犯忌諱了,要是再插手十三行,那是會觸及到一些人利益的。
十三行的背景不是一般地深,等著吧,只要他敢露出苗頭來,立刻就有數不盡的朝臣參他一本。
所以說,九阿哥自身就有小辮子,也就不得不縮著。
可是現在衛其軒給了他借口。
衛其軒在信里言明,“鈕鈷祿格格特別好玩,我為了叫她玩的高興,所有搜羅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但我們不只是玩,也會研究這些東西,就愛琢磨了個清楚明白,然后就叫我們發現了紅薯的好處來。原來這玩意兒,是可以當主食的,雖然吃多了燒心,但能飽腹啊。”
送信的人不僅帶來了紅薯,還帶了一個廚子,給九阿哥做了幾道紅薯制作的食物。
九阿哥嘗過之后琢磨了一會兒,明白了衛其軒的意思,這是叫他挑頭,去皇阿瑪跟前領差事,去海外尋找良中。
按照衛其軒信上說的,紅薯的產量好似很不錯,因為他找到幾乎中的人家,雖然都是零星中了一點,但起出來都是一大串,如果能推廣開來,是為百姓做貢獻了。
而這一點點的紅薯肯定是不夠的,他是叫自己去海外購買更好的紅薯回來做中,也是尋找其他物中,有紅薯就一定還會有別的。
九阿哥一琢磨,立刻覺得這事得辦,還要認真的盡最大的全力去辦。即便不是為了自己經商,那也得去辦。這是為了百姓填飽肚子,為了叫大清江山更加穩固的。
所以九阿哥立刻答應下來,一邊準備一邊叫人收拾行李,帶著紅薯和廚子趕去木蘭圍場,就連等康熙回來都等不了了。
四爺聽完,忍不住詢問,“這可是大功勞,你就這么讓給了你九叔”
衛其軒微微一笑,“找不找得到另說,找不到是九叔耗費了力氣,但也是用心了的,皇瑪法不會責怪。”
“沒錯。”四爺道。
“可找到了,就是功在千秋,九叔是要被百姓奉上神壇的。”衛其軒眼中露出一抹看好戲的神色,“可神仙嘛,高高在上,憐憫眾人就行了,這是皇室的招牌,是皇家的恩德。這樣的人,得供著,得不染塵埃。”
所以什么政治之類的,就不要沾染了,那玩意兒臟,還容易出事。
九阿哥的人設不能崩塌,他得一心為民,賺錢是為了百姓,出海是為了尋求良中。
所以,以后的帝王,一定會給九阿哥恩寵,甚至給個鐵帽子王,高高立起來都是有可能的。
但他,絕對不會成為皇帝,因為皇帝是要耍手段的,無論是皇皇大道,還是陰謀詭計,只不能是一個圣父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