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之后,還有好些阿哥,他們在上書房學得都不錯,康熙是一個雞娃達人,哪怕現在年老了,對年幼的孩子寬容了幾分,可在教育上,絲毫不松懈。
那學業安排,看得人心生膽寒,還有什么讀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的傳統。
在這樣的教育下,上書房還有最好的老師,就是一個傻子,都該成才了。
所以目前的皇家,真的不缺人才,只不過衛其軒也不會這么浪費,皇子們能干的事太多了,而且還是非他們不可的,也不必全送上戰場,有大阿哥,十三和十四就夠了。
三阿哥被安排了修史的活,這是一項漫長又瑣碎的活,要是認真去做,可以忙死,可要是隨意點,也能閑死。
就衛其軒看來,三阿哥可能腦子真的有坑,總是在不合時宜的場合,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來,但他身為皇子,也有愛新覺羅家的心機和腹黑。
衛其軒打算給他安排一項非常耗費時間,見效慢,但做成了,絕對有利于華夏的任務。
那就是研究怎么文化入侵,在大阿哥武力征服周邊乃至海外的國家之后,就輪到他了,以文化的手段,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
在一點上,相信滿人深有體會,明明是滿人贏得了天下,成為這片大地的主人,可在不知不覺間,他們越來越像漢人,只要再過幾代,實現民族大融合都不是不可能。
可能身份上會不一樣,但思想上統一了,你還分得清誰是滿人,誰是漢人嗎
所以三阿哥這項工作,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得潛移默化,得潤物細無聲,像滿人入關時,強制剃發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就要讓他們在無知無覺間,追捧崇尚大清的文化,以學習大清的文字為榮,以成為漢文化下的學子為傲。
就這一項,就足以三阿哥做一輩子,甚至可以的話,也能成為他子子孫孫一輩子的任務。
就這樣的安排,三阿哥能不愿意康熙能不樂意見到
他那么努力地培養兒子,可不是為了養蠱,而是為了愛新覺羅家的長治久安,血脈傳承。
衛其軒此舉,就是打在了他的心坎里。
接下來就是五阿哥,衛其軒打算讓他籌備武器研發中心,初級的木倉和火炮,他已經畫出來了,這比目前大清最先進,不,是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都要強大好用很多。
而這也是大清未來南征北戰的底氣,是重中之重。
武器方面,衛其軒相信,康熙一定信任他的老五,這個被他認為太過寬厚的兒子。無論五阿哥掌握了多少武器,他都不會是康熙和下一任帝王的威脅。
因為就是四爺,也覺得五弟沒有野心,或者他的上進心不夠。
人一旦沒有強烈的上進心,其實是做不好很多事的。原本這樣的性格,不適合研發的部門。
但現在例外,因為衛其軒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技術,不僅是現在的,哪怕以后每一步,他都能一步步分解。
所以即使是研發中心,也只是給衛其軒打下手的,他負責畫圖,而五阿哥負責把圖紙變現。
這一點五阿哥不可能做不好,而他的進取心不足,就成了很好的品質,因為能安心當一個管事,而不是想著自己掌權。
七阿哥已經安排好了,培育良種,說是他培訓,也只不過是他負責給找來的,有經驗的老農講解衛其軒的安排,剩下的,當然得由那些老農完成。
而一旦做成,就是實打實的功勞。
老八已經安排好,農具改良和水利灌溉。
最后只剩下十二,這是一個不愛出頭,但性格上有點冷漠的人。
這樣的人在現代不算什么,可在古代是要命的缺點,看這么多兄弟沒
一個人愿意和他親近就知道了,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他不可交。
但他就錯了嗎
并沒有,相反,衛其軒覺得這樣的人不錯,因為他不會想去侵害你的利益,他表現出來的冷漠,是不在乎,但卻不是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