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耕作方式變革了,才能解放農民,讓他們從土地上離開,參與未來的大事件,所以這是重中之重。
八阿哥想要做到盡善盡美,于是回府后,就日夜不停地思考,以至于都沒時間接待上門詢問的人。
還是他的謀士找上門,他才恍然回神。
面對謀士的追問,八阿哥想了想,還是決定透露一點。
聽完,謀士沉默半響,方才出聲道,“八爺,您就放棄了嗎”
八阿哥頓了頓,“你覺得我沒出息”
“不,我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而我們能參與其中,必將做出一番大事來。”謀士笑起來,“我是怕八爺您不甘心,到時做事的時候留一手,就不美了。”
八阿哥也笑,溫潤中帶著驕傲,“你且放心,我知道什么對我最好。對了我的地盤已經圈定,等打下來,還希望先生輔佐管理。”
謀士想了想道,“八爺,您得盡快有個兒子才行。”不然有了地盤都沒兒子繼承,這多冤啊
“說得沒錯,”八阿哥自然也想到了這一層,看來以后不能什么都由著福晉了。
“新的謀士也要培養起來。”謀士笑道。
“為什么你不愿意輔佐我”八阿哥皺眉,以為謀士看他不能上位,想另投明主了。
“八爺您誤會了,我正是想跟著八爺您,參與這個大時代,在這幅盛世畫卷上,添上自己的一筆”謀士眼光灼灼。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而他,終將在這個時代上,烙下自己的印跡。
八阿哥一愣,緩緩笑了,“那好,我們同心,還有什么做不成的。”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就在部分人心知肚明,其他人茫然四顧的時候,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
在休養了一個月之后,康熙難得地上朝了。
而在這場大朝會上,發生了兩件事。
太子當著眾人的面,請辭了太子之位。
康熙坐在上首,眼神里既有遺憾,又有欣慰,“朕的保誠,真不愧為朕培養了多年的繼承人,為了大清犧牲良多。你們都要感謝太子的功績。”
“兒臣記住了。”眾皇子們齊齊地跪下,“感謝太子。”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好端端的太子為什么要請辭,然后康熙答應了,答應之后還讓眾皇子感激太子,而皇子們,也一個個心悅誠服。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可他們能怎么辦,只好都跪下來磕頭,三呼感謝太子。
康熙擦去眼角的淚水,下旨道,“今奪去二阿哥胤礽的太子之位,改封為理親王。理乃自然,標準,朕今天把標準立在這里,望你們以后向理親王學習,不可妄自尊大,亦不可無所顧忌。”
大臣不明白什么意思,但皇子們都懂,立刻跪下來,“兒臣們領訓。”
以后理親王就是他們的標準,他們得向理親王學習。
理親王可以為了大清的長治久安,辭去太子之位,可以為了大清的未來,委屈自己。
那么他們這些皇子,就該把理親王當目標,以大清為重,以江山為己任。
眾大臣云里霧里,太子不是太子了,成理親王了,可看著也不像被皇上厭棄的樣子啊
康熙親口說了,以后理親王就是標準,這是多大的評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