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接過,忙回去養心殿。
而此時的衛其軒,并沒有回答九阿哥的問題,而是要了一張很大白紙,用一根筆尖很細的毛筆,對照著之前那張地圖,一比十畫上去。
衛其軒的能力,早已不需要用尺子去量,看幾眼就能畫得一模一樣,而且中途他覺得哪里有不對勁的地方,還會去翻看其他幾張地圖,都標出來。
要是其他地圖上都是一樣的,他會按照其他地圖畫好,要是沒有標注,或者都不一樣,就空著。
雍正和老九老十驚訝地發現,這孩子是在太厲害了,地圖看幾眼就能畫,而且手穩不出錯。
老十耐不住,拿著尺子去量,發現每一處都是一比十的比例,沒有哪一處是一比九,或者一比十一的。
畫這個不需要衛其軒太多時間,因為本身這些海圖,就很簡陋。而且放大十倍之后,雍正三人都能發現,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或者說,原圖上有誤或者沒標注的地方。
而衛其軒空下來,就是覺得這里有問題,雍正不知道他是根據什么判斷的,可看著那好多空白區域的海圖,不由皺眉。
要是仍由老九拿著這海圖出發,危險度成倍增長。
九阿哥和十阿哥也沉默,心里沉了沉,海圖都不完整,危險性就更大了,現在要怎么辦
他們只期望這個發現問題的侄子,能解決他們的困擾。
很快,蘇培盛回來了,端著一個紫檀木的盒子。
盒子很大,里面有二十幾本書。
衛其軒打開,拿出其中一本,翻到某個位置,仔細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圖上某個點標注暗礁
完了他放下書,又去翻別的,對照,畫,周而復始。
九阿哥好奇,拿起第一本,是法蘭西語,好像是一本傳教士寫的游記,而衛其軒看的那一段,是在海上的一個經歷。
說是某天傍晚,大霧,船遇到了暗礁,差點撞破了,好容易修好了,又在附近轉了一天才出去,因為暗礁多,航行要格外地小心。
這段話沒什么問題,很多游記或者出海日志上都會有這樣的記載,只是九阿哥不明白的是,“好侄兒,告訴九叔,你為什么會確定在這里,而不是往前或者往后一段”
雍正也疑惑看他,不知道他因何作出這番判斷。
衛其軒淡淡的道,“這書后面有記載,回航的時候,他們再一次經過這里,因為小心沒發生任何事。”
九阿哥翻了翻,“沒錯。”他是懂法蘭西語的,不僅懂,還能說會寫。
在康熙的皇子們當中,就他語言天賦最好,不僅滿蒙漢三門語言,國外的他也精通九門,法蘭西語就是其中一種。
“上面寫到,回去的時候是順風,行駛這一段花了十二天時間。按照計算,就是每天行駛200海里。他們遇到暗礁的時候,回程是哪天作者沒有記載,但出行是第五天。他們出行也是順風,因為洋流的關系,三月之后,風向倒轉,所以他們一直是順風航行的,那么按照他們的速度計算,就應該是在五分之一的位置。”衛其軒解釋道。
“這里不是,”九阿哥在心里算了算,然后用尺子量了一下。
“九叔你別忘了,你們去的時候船上的貨物只有一半,而回航是滿船,所以行駛的速度會慢一點,差不多要減去一天的時間。”衛其軒道。
九阿哥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出海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的,航行到了附近就讓船只減速,等繞過暗礁再說。”
這樣粗略的計算不能精準的找到暗礁的位置,可衛其軒已經列出了大致的范圍,到時見機行事就是。
通過這一翻對答,雍正三人見識到衛其軒的嚴謹,他不光是從那些書上找到信息,還能經過計算和推理,完善地圖。
隨著地圖上的空白處,一點點被填滿,一張不算特別完整,但和后世的航運圖有八成相似的海圖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