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教育,就該說到醫療問題了,這是走得最慢的,除了新建幾所醫學院培養更多的大夫,其他暫時做不到。
三阿哥列了一個條陳,從中醫的改革,到西醫的學習,再到醫學院的建立,藥材基地的建設,最后到投資和基金方面。
三阿哥覺得,自己這輩子估計也弄不好這個了,這是長久的活計,比起養老和教育,醫療是關系到每個人,且是長長久久地任務。
他把這個交給弘昀,有衛其軒的計劃在,弘昀正在一點點實行。
最后就是育兒了,這個育兒分兩方面,一方面是開了育幼院,收養那些被遺棄的孩童,或者父母雙亡沒有親人的孩童。
每個地方都有,但是當地收養的孩童,不會在當地養。
原因很簡單,既然被遺棄了,那就徹底杜絕和親人的關系吧,皇家用基金養了他們,他們就是皇家的孩子。
這些孩子在育幼院從小就接受不錯的教育,等長大了,也能進入很好的學校,未來是不差的,有個別突出的,還會選拔到皇室子女的身邊,成為他們的副手,或者玩伴。
這事辦得挺不人道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見不著自己的父母,但這是大清,沒人和你講究人道的。
如果不是有皇家出錢養著,這些孩子很大的概率餓死病死,好不容易長大的,也會為了養活自己賣身為奴。
現在皇家好吃好喝地養著他們,還許給他們一份不錯的前程,如果努力,那以后是可以為官做宰的,皇家自然也想要他們的回報。
沒錯,三阿哥把這個育幼院弄成了給皇家培養親信的存在,從小的培養洗腦,他們會比那些有家族的更加忠心,也更加為愛新覺羅皇族著想。
皇家給育幼院的待遇很好,缺的那一份親情也會叫育幼院的嬤嬤和老師補上,而這些人的來路,就是宮里選出來的忠心耿耿的嬤嬤。
至于那些孩子們的父母,既然敢棄養,那就永遠不要仗著是生父生母,而想從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利益。
從古至今,不負責任的父母都不少見,孩子小的時候,扔掉不管,等孩子大了,有出息了,又找過去。
這樣的從法律角度講,可能還需要孩子給父母養老,可從心里來說,膈應得不行。
洛霜以前就看到過一個新聞,說是孩子剛生下來,查出患了嚴重的心臟病,親生父母就偷偷把孩子扔到了孤兒院,自己跑了。
那個孩子幾次病發,都差點死掉,孤兒院院長籌集了不少善款,一次次送孩子去醫院治病。
六年后,孩子病好了,只要不劇烈運動,就能安穩活到老。
這時候,親生父母來了,哭著鬧著要把孩子帶回去。因為是親生父母,做了鑒定后,法律是支持親生父母撫養的。
沒奈何,院長就讓孩子跟著父母走了。
三年后,孩子又回來了,說是親生父母生了弟弟,然后就不管他了。
院長氣急,帶著孩子去討說法,好嘛,人家拋下大孩子,帶著新生的小兒子出國了。
報了警,警察幫著聯系了海關,輾轉找到了他們去的國家,讓大使館幫著聯系。
可那兩人,躲得不見人影,院長沒辦法,重新把孩子帶了回去。
這事后來上了新聞,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對夫妻的身份。
說來他們家條件并不差,是比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孩子治病的錢是有的,可他們大概覺得,花在病孩子身上有點浪費吧,于是直接把孩子扔了。
后來他們連著五六年沒有生出新的孩子,以為不能再有了,于是去孤兒院,發現大孩子居然治好了,不需要他們過多花費,于是哭著鬧著要帶回去。
然而帶回去兩年,又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小的,那大的可不就礙眼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