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璉進去的時候,看到這陣勢,也沒有被嚇著,給長輩行了禮,然后老實地站在衛其軒身邊,要有多乖巧,就有多乖巧。
雍正的心里先是軟了軟,語氣就放輕了不少,“聽說你不上學,是覺得他們學問不夠,教不了你”
永璉揚起笑臉,甜甜的道,“皇瑪法,是孫兒錯了,孫兒不該不尊敬老師,孫兒一定知錯就改。”
雍正頓住了,忘了該說什么。
這孩子太機靈太聰明也不好,能直直地抓住你的軟肋,讓你無從責怪。
理親王一把抱住他,“也不全是你的錯,他們學問不夠,確實不適合當你的老師。但是永璉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你是知道的吧”
永璉歪頭想了想,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他們雖然不能像阿瑪一樣什么都懂,但總有我不懂的,所以我只要學他們懂的部分。”
那三十位老師頓時面紅耳赤,一個個羞愧而已,被一個小兒說他們不配,這是何等的羞辱。
可偏偏,他們確實被太孫問倒了,問得說不出話來。
而說睿親王什么都懂,他們也不能反駁,睿親王確實妖孽一般的存在,無論哪一方面,都知道,并且了解得比他們還要深。
而太孫和睿親王一樣聰明,現在只是年齡小,閱歷還不夠,等他成長起來,是另外一個妖孽。
其中一位老師深呼吸,站出來,“微臣熟讀百家典籍,不能說全部理解透,但可以給太孫想法參考。”
他旁邊的也站出來,“微臣農家出身,在地方上擔任縣令二十三年,與民生一道尚有點經驗。”
“微臣以書法見長”
“主持修建了大清大半的水泥路”
“微臣行軍打仗三十余載”
他們一個個報出自己擅長的部分,永璉聽著聽著,頭漸漸垂了下來,耳根子有點紅。
等到最后一人說完,永璉豁地抬起頭,從理親王的懷里下來,先對著那三十位先是一拜,然后跪在雍正面前,“皇瑪法,是孫兒錯了,孫兒不該瞧不起別人,須知這世上就沒有真正的笨人,只要會思考,他們總會有自己的本領和見識。這次孫兒認錯,以后一定戒驕戒躁。”
“好好好”雍正喜悅地拍掌。
理親王和十三也不由露出微笑,大清有這么聰慧又敢于認錯的儲君,實在是太好了。
見雍正等人都原諒了自己,永璉偷偷去瞧衛其軒,只見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頓時心里大喊,“額娘,快來救寶寶,阿瑪太可怕了”
而這之后,他的阿瑪會叫他見識,什么是真正的可怕
這世界上有無數的知識和學問,不是狂嘛,且學著吧,你阿媽有本事叫你一輩子都學不完。
雍正二十年
永璉十四歲了,如果是以前,就是在十年前,這個年紀都該成婚了。
可隨著這些年大清人發式地增長,人口需求已經從數量轉化為質量。
再加上百姓的經濟狀況變好,醫療體系的完善,人均壽命增長,十八歲成親的概念漸漸被普及。
所以十四的年紀,其實不該談婚論嫁的。
可永璉不一樣,他是太孫,雍正這兩年身子依舊健康,但老了之后,體力和精力跟不上是事實。
雍正還想著,趁著自己現在還能動,就提前退下來,帶著老阿瑪一起出去溜達溜達。
鐵路已經在大清的土地上全面普及,這可比坐馬車舒服多了,幾乎感覺不到顛簸,再加上皇室特供的火車,上面被裝修成豪華的房子,和在宮里沒什么區別。
因為保養得好,康熙一直健在,只不過年歲上去了,清醒的時候少,昏睡的時間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