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羅夫心里很清楚,在位的那個篡權沙皇比杜馬議會更渴望這場基輔戰役的勝利,戰敗以后杜馬議會的反對派大貴族不會傷筋動骨,但提出遠征建議的俄羅斯沙皇卻要負全責,到時候,杜馬議會恐怕就不只是區區反對派不喜歡這位沙皇陛下了,甚至連莫斯科市民都會被利用起來。
安德烈看的倒是很開,他也親眼看到了戰事的焦灼,想要趁著太平軍主力未回援的時候拿下基輔地區,付出一些代價也是理所應當的。
說句不好聽的,射擊軍雖然效忠于沙皇陛下,但實則效忠的對象是國家,而不是現今沙皇個人,大多數射擊軍士兵甚至連沙皇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他們只是本能的在聽從上級命令戰斗與殺人罷了。
“安德烈閣下果然是明事理的英才,你放心,我會安排那些民兵全力配合射擊軍戰斗的,如果人不夠,我還可以把那些后勤兵也派給你,你可以隨意‘使用’。”
門捷羅夫將軍口里的后勤兵實際上就是那些隨軍的雜兵仆役,他們在必要的時刻也是要被拉上戰場上戰斗的。
當然,這些雜兵仆役不少人都是俄羅斯貴族騎兵的仆從,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俄羅斯貴族騎兵并不愿意讓自己損失這些‘財產’。
但是,比起自己上去填命來說,門捷羅夫將軍相信麾下的貴族騎兵更認同派遣自己的仆從去送死……
這也算是門捷羅夫將軍對于安德烈痛快答應射擊軍擔任主攻的小小回報。
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只要打贏了仗,參與者人人有份,身份越高的人占據的榮耀越多,到時候射擊軍即便死傷狼藉拿下基輔城,俄羅斯貴族騎兵在后面押陣毫發無損,事后也會被宣揚為俄羅斯貴族騎兵勇猛殺退‘敵軍’數路援兵,為攻城戰奠定勝局的關鍵性力量……
沒有報紙和記者的時代里,哪怕是最基本的真相都會被當權者所掩埋。
這就是21世紀國家掌握媒體力量的重要意義,老百姓是不可能親自去查看真相的,靠的都是媒體傳播,因此,掌握了媒體就相當于掌握了真相,所以說,世界永遠都是美好和諧的,社會陰暗面發生在你身邊必然是小概率事件,廣為傳播的媒體會告訴你,社會到處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沙皇自己不可能獨享勝利果實,所以門捷羅夫絲毫不擔心射擊軍取勝后安德烈會跟自己翻臉,沙皇還是需要杜馬議會支持的,雙贏與合作才是統治階級常見的套路,與官官相護、官商勾結的道理差不多。
在門捷羅夫將軍與安德烈約定俗成的友好氛圍下,又一波被組織起來的俄羅斯炮灰怒喊著烏拉沖了上去,戰爭是統治者的游戲,死亡受苦的卻永遠都是下層的人民與士兵,這就是國家,也是人類自己建立起來的社會!
無論是門捷羅夫還是安德烈,眼睛雖然望著血腥的戰場,但腦子里從未留意過那些慘死的士兵,他們看到的只有俄羅斯軍旗移動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