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四個獨立的北非國家并沒有如同前面一系列地盤的獨立,因為那些地盤的獨立是奧斯曼將軍們自己換了一身黃袍。
這四個北非國家卻是當地人自發發起的起義,雖說有大量英國人支援的燧發槍,但當地鎮守的奧斯曼將軍自然不愿意!
奧斯曼將軍可不愿意聽從英國佬的命令,所以他們才沒有接受英國佬開出的獨立條件!
這四個國家的奧斯曼將領更希望效仿阿拉伯半島各個獨立城市地區那般,自立為王。
于是,四個北非國家爆發了大規模的混戰,主要是奧斯曼駐軍跟當地的武裝起義分子之間的戰爭。
只是,戰爭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不到一個月的功夫,起義的當地武裝力量就被武器還停留在了冷熱兵器階段的奧斯曼駐軍打的連他媽媽都不認識了……
17世紀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可不是歐洲病夫,即便是三流的地方駐軍,也可以輕松鎮壓地方武裝叛亂!
要不是英國人支援的大量燧發槍,這四個北非國家的武裝起義根本發動不起來。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盤不是當地被壓迫民族起義的勝利,而是那些奧斯曼野心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選擇。
英國人一看自己扶持的當地起義武裝如此不爭氣,只好做出巨大的讓步,轉而支持那些屢戰屢勝的奧斯曼駐軍將領們,只要他們獨立建國,英國人什么附加條件都不會添加!
英國人不是沒有力量車飛北非四國,而是他們不敢將主力軍隊調動到北非,太平軍的威脅還存在著呢!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倒下了,英國人自然更要嚴防警惕,本土的擴軍訓練始終沒有停下。
就這樣,北非四國的當地人武裝起義失去英國人的支持后,很快被鎮壓下去,奧斯曼將領們狠狠的血腥鎮壓一番后,紛紛獨立建國,不過,因為奧斯曼將領太多,原本的北非四國散成了一地零碎……
這就是英國人不愿意支持奧斯曼將領獨立的原因,這一地零碎的北非別說跟太平軍對抗了,他們自己不人腦子打出狗腦子就算燒高香了……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北非的統治崩盤,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兩塊肥沃的平原地帶,也全部舉起自立大旗,陷入混亂當中。
甚至連靠近小亞細亞半島的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島都不再聽從小亞細亞政權的指令,實行了自治。
當時間軸走到1687年時,曾經地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分崩離析,只剩下小亞細亞半島仍處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際統治下。
其實,那些獨立混亂的區域,軍隊實力并不強,依靠小亞細亞的奧斯曼新軍,慢慢鎮壓的話,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并不難,只是,太平軍會允許他們那么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