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下赤蚺君的面具,是一張年輕英俊的面孔,劍眉朗目,氣質不凡,眉角一道刀疤更添幾分英武之氣,正是應飛揚。
但比之往日,應飛揚的雙目中少了幾分輕狂跳脫,多了幾方冷靜沉穩,因為自劍冠殞身日算起,到現在,時間已過了兩年。
這兩年不管對修界還是對他自己都是動蕩不堪的兩年。
六道惡滅攻陷昆侖山萬象天宮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昆侖山脈之上及附近的其他派門,幸有慕紫軒率領方成立的正天盟來援,才救下了部分派門不至于徹底覆滅,但綿延千里的昆侖山脈依然徹底淪陷。
昔日道門圣地,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如今被六道惡滅鳩占鵲巢,而占領昆侖山之后,六道惡滅便放慢步伐,從侵掠如火的態勢轉為逐步蠶食,不知在醞釀何等陰謀。
另一方面,因為受到六道惡滅的威脅,正道所結聯盟正天盟的勢力也逐漸擴大,越來越多都派門在六道惡滅壓力之下紛紛加入正天盟,大有入盟保平安的態勢。
在盟主慕紫軒率領下,正天盟與六道惡滅展開了不少次交鋒,彼此各有輸贏,但雙方都缺少決定勝負的關鍵,六道惡滅在正天盟防線下無法邁出昆侖山脈侵吞天下,正天盟也無法反攻六道惡滅,徹底奪回昆侖山。
終于這半年來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雖無明文協議,但疲憊不堪都雙方都暫時停下交鋒,各自積聚著足夠破局的力量。
而對應飛揚而言,這二年同樣麻煩不斷,先是正道諸派接連不斷的追殺,雖然他身上的天人五衰之氣已經不存,但在凌霄劍宗大開殺戒,不少人葬送在他劍下。沒了劍冠和劍神的庇護,尋仇之人自然絡繹不絕,之后六道惡滅也加入了對他的追捕,甚至人間道道主曾有兩次親自出手捉拿他,一時間可謂天下皆敵。
應飛揚初始尚能以戰養戰,借機磨礪自己劍藝,但沒日沒夜的廝殺終于讓他傷損過度,一次在人間道道主晏世元手下僥幸逃生后,不得不帶上了手上這塊面具,暫隱行跡。
手上這塊面具薄薄一層,卻是巧奪天工,面具正面是分明的五官,背面則是蠅頭大小,密密麻麻的玄奧符文,符文最下角還有一個篆印,上刻四字“墨非工制”。
雖然已無數次戴上這面具,但應飛揚仍忍不住感慨,“天工妙手”墨非工,真不愧是能在一圣雙秀三頂峰,四大妖王五驚奇中留名的人物,這墨非工出自先秦百家中的墨家,而且還是墨子嫡傳后人,如今墨家雖然沒落千年,但他這雙妙手卻絲毫不遜先祖,不但機關術天下無雙,更擅長之作各種奇巧物件,這面具不過是他閑暇之作,便已經非同一般。
帶上面具后,不但面容變得一模一樣,而且連戮血宗妖怪特有的血腥氣息都能在面具背面符文的幫助下完全模仿,一旦戴上此面具,劍冠高徒應飛揚就不存于世,有的只是蜀地的一個的蛇妖赤蚺君。
而他現在所居之處也與他頗有淵源,這處巨樹內中暗藏的石室,乃是他初出江湖時援救發小沐小眉時闖入的居所,這居所原被碧木青蘿這兩個木妖夫婦占據,如今那二妖妖走房空,便又被應飛揚作為安歇之地。
這石室最初不知是哪個妖怪所設,外頭布下了一層牢不可破的木系結界,但應飛揚手中的不堪提乃是南疆神木支離耶原身上的枝干削制而成,先天有著純正的木元之氣,可以它為鑰匙,自由出入石室中,可謂一個少有的安全之地,能讓被追殺的心身俱疲的應飛揚有個安歇的地方。
除了安歇這個原因之外,應飛揚也是擔心正天盟與六道惡滅的戰火會波及自幼生長的清河鎮,居住在離清河鎮不遠的此處,也好對清河鎮有個照應。目前看來,依舊是他杞人憂天了,畢竟修者和凡人有所隔閡,通天道中打得熱火朝天,蜀中卻依然風平浪靜,一副盛世繁華景象,應飛揚也暗中希望這盛世景象永遠不會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