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攻打修羅興伐陣的戰力堪稱強橫,佛心禪院和優曇凈宗兩派皆是此次決戰主力,但兩大派卻被安排合攻一陣,還再加上來自白馬寺支援的精銳僧人,佛門三脈齊聚,以人數來說無疑是最多的。
而以戰力來論,雖無越蒼穹這種頂尖強者坐陣,但也是高手如云,佛心禪院五大明王來其三,優曇凈宗“雙妙三慧”除素妙音在靈觀派坐陣,其余也都到場,還有白馬寺,僅剩的四個枯字輩高僧來了兩個。
眾多佛門高手、弟子在不同的島嶼上廝殺,上演無數佛功對修羅的慘烈搏斗,修羅道雖是悍勇,一個個現出了猙獰強悍的修羅戰體,但一時也難以壓制璀璨佛光。
可最關鍵的一處戰場,此時卻陷入膠著。
一個巨大的斧戎斷片漂浮在粘稠血海上,難以沉沒,宛如浮島。
而此時“碰”的一聲驚天巨響,震得浮島都晃動不已。
大悲明王以明王之相怒摧佛掌,枯寂大師揮動靈寶禪杖以萬鈞之勢砸落,周妙潔指掐日輪印,浩瀚佛光自上空傾瀉而下。
分屬三個佛脈的三人因私交篤厚,并稱“梵海三友”,每一人都是各自門派中中流砥柱般的高手,大悲明王在佛心禪院五大明王中,地位和修為都只僅次于曾為七兇惡妖的鎮獄明王,枯寂大師和周妙潔能與大悲明王并稱,實力自然也在伯仲之間。而這三大高手配合聯手,更有一套合擊的戰法,默契無間,威力無比。
可此時三人同出強招,卻受挫于同一人之前。
怒掌,禪杖,佛光,皆停在修羅道副座血千秋頭頂,卻難以寸勁
“三位大師再加把勁,連我的欲血戰鎧都破不了,你們要如何降服修羅”浮島震顫不休,但血千秋穩立不動,他的戰戟向下斜指,竟是沒做絲毫抵擋,只因他周身血液流動包裹,竟成一個無形無相的液體戰甲。
而三道雄渾勁力擊在戰甲之上,竟只掀起幾圈波瀾,沒有造成絲毫損耗。
同樣控制血液,在不同人手中有著不同變化,修羅道中以血千秋功力最為深厚,唯有他能以血為甲,化出這欲血戰鎧,此鎧至柔無相,循環不息,與足下整片血海相連,能化千鈞勁力于無形,鏖戰多時,三大佛者已使盡手段,竟也難傷鎧甲下的血千秋分毫。
此時亦覺擊在戰甲上,便如勁力入血海,化消無形,三大佛者僵持之下,已顯難以為繼。
而此時,便是血千秋反守為攻之際,便見他手中戰戟,無盡罡氣狂掃,三大佛者盡數被掃退倒飛
但倒飛的速度,卻快不過聲音傳入耳中的速度,“若三位大師累了,便換修羅殺佛吧”
血千秋追上倒飛的枯寂大師,戰戟舉起、揮下
隨后,血光四濺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