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梵雨彌戰火,血海之中種金蓮。”
大悲明王被戰戟挑在半空,卻雙手合十,夾住戟鋒再進,同時口出宏愿。
大悲明王如其法號一般,是佛心禪院五大明王中最具悲憫之心的,為破眼前的修羅興伐陣,已秉持犧牲決意,硬受血千秋一戟。
而他此時縱然槍戟加身,亦不改莊嚴法相,慈悲面容,宛如證道之佛,超脫極樂。
舍命之心,天地同感,便見佛血噴灑,如梵雨天降,普潤無邊。
霎時佛光大盛,梵雨落入血海,竟生朵朵金蓮,蓮開九瓣,功德至圣,正是佛門另一項絕學“蓮華圣功”。
修羅興伐陣使陣中修羅道眾能駕馭血液,而血千秋的“欲血戰鎧”更是于無邊血海相連,為破血千秋那能消納化解任何攻擊的“欲血戰鎧”,大悲明王唯有以血制血,故受血千秋一擊,將自己血液融入血海之中,以從內部度化這片汪洋血海。
便見大悲明王拼上畢生余力,以鮮血化金蓮,散功德度血海。
朵朵金蓮扎根血海中,又出血海而不染,金蓮綻放,宏大佛氣彌漫間,周遭翻涌咆哮的血海一時變得波瀾不興,好似受佛者大愿感化,那兇狂戾氣盡被撫平,渲染出寧靜祥和氛圍
“機會”
周妙潔、枯寂大師眼見佛友決然犧牲之姿,皆是悲從心涌,卻也知這是佛友豁命換來的機會,強忍內心悲痛,絕招紛出。
枯寂大師口中念念有詞,祭起左手托的紫金缽盂,此缽為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時一路所持,取回經書之后,玄奘法師西行時的衣缽和取回的經書都被供奉在洛陽白馬寺,而成為白馬寺至寶。
此時佛寶再出,只為降服修羅,便見紫金缽盂飛出同時迎風而漲,缽口如無量海眼一般,發出無盡吸力,源源不斷吸收著由血液組成的“欲血戰鎧”
組成戰甲的血液被匯聚成流,被吸入紫金缽盂的缽口,而足下血海盡被朵朵金蓮撫平,血千秋欲血戰鎧難以回補,迅速變得稀薄,直至完全消失
而與此同時,周妙潔強招亦已成形。
便見她手結大光明印,周身真氣飽提,凝成見一盞巨大的渡世明燈法相,出現在她身后,燈如曇花,至清至圣。
優曇凈宗“傳燈使”負責在天女輪回之后,憑借“曇華心燈”感應,找尋下一代天女轉世,并在天女成年之前,代為保管曇華心燈,可說是除天女外,與曇華心燈關聯最密切的人,因此,也皆傳承著一套烙印在曇華心燈中的護燈絕學慧燈普照訣。
歷代天女修為,素遭妖邪忌憚,輪回千載間,自有無數妖邪能人欲趁天女輪回之際搶奪曇華心燈,以求永除后患,但千年間,覬覦優曇心燈的妖邪早已灰飛煙滅,唯曇華心燈千年不滅,普照至今,足見此護燈絕學的威力。
甚至一定程度上,天女尚未成年接受功力傳承前,傳燈使施展“慧燈普照訣”可以擁有權限,調動部分“曇華心燈”內存儲的歷代天女功力。
如今曇華心燈雖不在身側,曇華心燈內的功力也早被傳承,但慧燈普照訣由周妙潔手中使出,威勢依舊超凡
便見周妙潔一襲白衣半空飄蕩,如仙佛無暇,清華光潔,一抹清圣光束從背后明燈法相的燈蕊處落下,光束不見威烈,只如照雪暖陽,盡消暴戾殺氣,但任誰都知,這看似柔和的光束,卻代表著優曇凈宗那千年不絕,照破永夜的孤光
血千秋戰戟“燎原”被大悲明王雙掌夾住死死鉗制,欲血戰鎧又無法補充,正是無法防備之際,而此時天光降下,如作圣裁,一瞬間吞沒血千秋身影,將萬頃血海映成一片白茫
“成功了”感受到強敵中招,周妙潔心中只有疲憊。
可一口氣還未出完,卻又見驚駭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