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的同時,青衣圈住光環中的一個小天體:“這是信號源所在地,長徑23公里,短徑17公里,內部基本掏空,是這個星系最大的秘密基地之一……”
通過青衣的陳述,秦虎等人漸漸了解了秘密基地的情況。
四個月前,外域艦隊一個大艦群,以及數百獨角艦進攻翠州星,因為聯盟事先發出警報,翠州星所有居民馬上開始轉移,敵軍搗碎翠州的時候,轉移民眾的艦隊剛剛離開不久。
為保證撤離艦隊的安全,負責掩護中聯第74集團軍并未立即離開,而是以翠州星為中心排兵布陣,擺下了嚴密的防御網,等待敵軍到來。
是役,敵方投入戰艦四萬七千余艘,中聯艦隊投入各型戰艦兩萬四千余艘,敵軍抵達后,雙方進行了異常殘酷的廝殺爭奪,戰場遍布大半個星系。
由于人類一方準備充分,敵人的進軍速度異常緩慢,但守軍也不是一味死守,而是以靈活多變的彈性戰術拖住敵人,以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正面對抗少之又少,即使出現,也是為了牽制敵軍,為己方創造有利的殲敵條件。
這一戰略方針,大幅度降低中聯艦隊的損失,雙方在翠州星域進行了長時間的反復爭奪,不過人類艦隊沒有死戰的理由,敵軍不斷向前推進,大約兩個月前,74軍認為時機已經成熟,艦隊分批分次撤離翠州星域。
74軍的艦隊有意勾引敵軍,每一批艦隊撤離,都會帶走一批敵艦,等所有艦隊全部撤走之后,仍有百多艘敵艦留下。
中聯艦隊也留下了后手,早在戰前,就在翠州星的兩個秘密基地里安排了一批戰艦,總數大約二十多艘,這批戰艦的任務是戰后打戰場,搜救己方人員。
敵人留下戰艦也是同樣的想法,為保護戰場上的己方人員,這批戰艦沖出秘密基地,與敵軍展開激戰,最后將敵軍引到秘密基地附近,與基地聯手殲滅敵軍。
至此,翠州戰役畫上了一個并不算完美的句號。
余下的人類戰艦將戰場細細搜索一遍,不論生存還是死亡,把所有能找到的人員全部帶走。
艦隊走的不算匆忙,可原本留下的戰艦就不多,戰斗過程中又損失了幾艘,這批戰艦只把己方的殘骸仔細搜索一遍,敵艦的殘骸根本就沒顧上——根據以往的經驗,翠州會成為敵我互相剿殺的戰場,鬼都不知道敵軍什么時候到,艦隊只能抓緊時間。
然而艦隊離開之后不久,令所有人惱火的一幕出現了:敵艦雖然都完蛋了,可是許多外域人活了下來,艦隊在的時候,他們藏在暗處不敢動彈,艦隊離開之后,它們紛紛離開藏身之處。
由于最后的戰斗在秘密基地附近打響,只六號行星附近,就有幾十艘敵艦的殘骸,聚集起來的外域人數以萬計。
它們借助光環的掩護,慢慢靠近秘密基地,最終在數日之前登上基地所在的小天體,向基地發起進攻。
基地頑強反擊,但敵人的數量太多了,基地雖然擁有大批武器,可絕大多數都是反艦武器,摧毀一艘敵艦不成問題,對付成群結隊的敵人卻有點力不從心。
就這樣,敵軍依靠巨大的數量優勢侵入基地,成功占據了基地的一角。
基地的反擊從未停止,但秘密基地原本就沒留下多少人,而敵人的數量又太多了,他們不斷涌進基地,不斷擴大控制范圍,不過幾天時間,已經控制了大半個基地,只有不到五分之一還在人類手里。
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是因為人類始終控制著基地的重要部門,為了自保,一旦敵軍開始進攻,基地就會關閉某個區域的重要功能,敵人停止進攻之后,再予以恢復,敵人投鼠忌器,只能放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