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值此內憂外患之際,朝廷一面限制幽京一役的具體情況外泄,另一面也沒有簡單地手起刀落把與叛亂各方關系親密者全殺了了事。
只能聽聞其中牽連較大九大家中俞家連同洪家、唐家不僅干脆地供出家族中犯上作亂者并宣布徹底斷絕關系往來,幾乎毫無保留地搬出了攏共千箱金銀珠寶充當支持各方戰事的軍餉。
三大家兩代子孫共百余人,更是一齊被送往東北前線充軍,以軍功贖罪。
當此時節,東北方天氣漸冷,環境也相對惡劣,懲戒效用十足。
倘若三大家后輩還執迷不悟,心存叛國求存求榮之念,那也只能禍害東北戰線,難以波及他處。
如此一來俞家最壞結局仍還會是幽京九大家之一,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萬一俞樂真有發跡的一天,未嘗不是俞家再度光耀門楣之日。
這是姜逸塵自認為俞家不該擁有的未來。
為此,他一定得把俞樂的命留在這。
然,俞樂究竟身居中州當世劍客前十之列,姜逸塵此番與之正面一戰,已非是單純的生死較量,更也是他這末學后進之輩對前輩高手的挑戰。
姜逸塵專心以對,僅可避免被俞樂單方面碾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要想取其性命,從劍法劍術到功法運用,乃至心理博弈缺一不可。
唰唰唰
連續十二道劍氣幾乎擦著姜逸塵的臉與身子劃過。
饒是姜逸塵以無相坐忘心法施展出來的輕柳身法再為靈動飄逸,面對著密集又迅疾的劍氣,亦是形同在刀尖之上游走,步伐稍快半步、稍慢半拍,抑或是俞樂不再精細地控制著氣勁輸出,讓每道出手劍氣更為充盈澎湃,姜逸塵都已將添傷掛彩。
唰唰唰唰
姜逸塵堪堪避閃開俞樂的一波劍氣攻勢,俞樂已又刺出十二道滾圓如柱的劍氣朝他呼嘯而來
很顯然俞樂也看出了姜逸塵這輕柳身法的門道,越是富有規律的進攻節奏對姜逸塵來說越容易躲避,那他的進攻便隨性肆意些,更無章法些。
姜逸塵果然被逼得難以再靠那“泥鰍身法”東游西竄。
只見其右手反握暗啞,手腕翻折,勐地將劍柄擰轉過一圈。
六把劍柄朝上、劍鋒指地、形似暗啞卻又泛著青白光輝的氣劍顯現于姜逸塵身周六尺之外,以之為中心環繞旋轉起來。
嗤嗤嗤
十二道劍氣柱撞來,六柄光劍瞧來兩兩相隔甚遠,卻無一劍氣柱能通過,反而在旋動起來的光劍罩面前被寸寸削減得蕩然無存
看起來就好像俞樂揮刺出的劍氣柱是泥巴捏的,而姜逸塵凝聚出來的護體劍罡是鐵打的。
以俞樂的爭斗經驗,縱然對姜逸塵的手段感到些許訝異,卻不妨礙他見招拆招。
然則,他才動念,卻見那六柄有如實質的護體光劍間距越拉越大,旋轉速度越來越快。
數息間,旋轉的光劍劍罩便快得像是一圈光輪,半徑已膨脹達丈許寬。
若非俞樂眼尖,必定會疏忽那六柄劍劍鋒已從垂指地面悄然昂首為朝向于外。
隨著姜逸塵身形一動,帶著刺的光輪便朝著俞樂刮去。
要不是二人此刻周圍十丈方圓再無他人,否則姜逸塵憑此光輪至少可收割十數人的性命。
俞樂第一反應是半蹲下身,避開劍鋒刮掃范圍。
但光輪上的劍鋒很快便往下傾斜,俞樂心里暗罵一聲,已如大雁般掠起。
盡管俞樂速度已然夠快,可身形閃動間還是被劍鋒剃去一縷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