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氣便如同拂塵掃卷,在“真龍”臨身之際,緊緊纏攪住“龍頭”,較之寸步難進又無可脫身
他將暗啞劍一撥一甩,云氣“拂塵”便將“真龍”往旁側一撥一甩。
也僅是在彈指之間,“真龍”便連一聲嗚咽都來不及發出,已消散在滾滾云氣之中。
若非云層之下卻可見被開辟出條碎石嶙峋的破路,若非還有不少人被剛才的浩大聲響給驚動還未將視線挪開,若非俞樂幾乎拄劍站立的身軀和蒼白面龐寫滿了難以置信,那“真龍”便仿佛從未出現過。
當啷
俞樂在噼斬出最后一計殺招后,右手腋下的傷口撕裂擴大,此時劇痛莫名,致使再也握不緊手中劍,再無法站直身子,緩緩彎下腰,蹲下身,以單膝觸地。
這動作未免看著他向對面那位晚學后進的劍客表示臣服。
但他耗盡氣力,身體僵硬,甚至連開口都覺得費勁,哪還有力氣去顧及臉面問題
他實在無法想象姜逸塵憑何有如此造詣。
但他不屑于開口相問,只是用雙眼緊鎖著對手。
當然,不管俞樂會不會開口,會開口說什么,姜逸塵都沒打算回答對方。
那是姜逸塵選擇同“姑姑”霍楠度過人生最后一段時日里發生的故事。
為了陪這僅是存在些許名義的姑姑,姜逸塵用心至誠,乃至兩耳不聞天下事。
然則霍楠又豈會讓自己這便宜侄兒虛度光陰。
在津州城那段時日,只要姜逸塵想待在她身邊陪著她,她必然要像督促學生學習般強要姜逸塵學些內息內勁掌控之道、學些對敵心理博弈、學些她這么多年來掌握的武道、功法精髓及人生感想。
霍楠本是個好老師,所有知識經她抽絲剝繭、化繁為簡已極好理解運用。
彼時姜逸塵唯姑姑之命是從,除了梵文、佛經涉及另一門文字與別樣的思維方式,難以在短短數日內有所建樹,以致對霍楠所習得的少林金印法門只弄懂些皮毛外,霍楠畢生所學,姜逸塵已粗略地接受了七七八八。
從對于武學造詣的認知上,姜逸塵已步入了武學大家的層面。
如何此層面起高樓為自己所有,全憑日后之勤學苦練。
之后又逢孤心魂幫忙趕走鬼魅妖姬,對方亮明了無相門孤蘇澈的身份,姜逸塵自也無法避而不見。
孤心魂誠心感謝與交好之余,還拉上霍楠與姜逸塵一齊探討無相坐忘心法的修習心得。
姜逸塵心知二人均是為提高自身本事著想,便只有照單全收的份。
在孤心魂看來,姜逸塵從幽京皇城救出霍楠之時意外踏足“泰定”境界,便意味著他與天地靈氣間的相融與契合度又進一層。
雖無法完全像話本傳說里的仙人那般與天地相通,可輕易假借天地之力為己用來移山倒海,卻能通過自身釋放出真氣打開與天地間溝通的枷鎖,以己身少量的內息撬動周圍天地大量的能量暫為己用。
簡單來說,孤心魂就是在告訴姜逸塵,他當下的修為已足夠深厚,且無相坐忘心法本為親近自然之道,可多多嘗試著去駕馭內息,一旦能與天地溝連,當中妙用無窮
先前改良天幻劍氣化虛近實,用作護盾、光輪是如此。
當下這卷云如拂塵亦是如此。
只是前者為姜逸塵臨陣所創,還顯得頗為不成熟而生澀。
后者則是孤心魂傳授的妙用之法,拂塵劍。
拂塵主在以柔克剛,甭管對手氣勁攻勢再如何強橫,己身都可以少于對手半數乃至七八成的真元去引動天地之力,輕易破除對方的剛勐之勁。
所以,姜逸塵擋下“軒轅劍龍舞”后,毫無疲態。
他沒打算給俞樂留下任何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