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尸體都難以得到及時處置。
大部分尸體也都難以入土為安。
大多時候,這些尸體都是被棄置于荒野,慢慢腐爛腐化與融歸大地,或是成為一些腐食動物的果腹之物。
只有少數既明軍紀又講人情的軍隊才有可能在打完勝仗后去盡量爭取回同袍尸身,或就地安葬,或火化后將他們的骨灰幫忙帶回對方故鄉。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既是種英勇豪邁,也是種無奈。
事實上,為防止尸體長時間暴露腐爛衍生疫病,不論哪方,正常處理尸體的方式都是堆積火燒,一把火燒盡尸身與此生。
哪怕是用火燒,七八百具尸體處理起來也需花費不少時間,絕非易事,遑論上萬具尸體
依雪清歡從中州西南守軍那得來的信息,死在龍街渡口前,順龍川江滾滾而下的蠻夷尸體沒有兩萬也有一萬五。
一萬五千具尸體堆起來的畫面不容易想象,至少已當是座小山。
這樣一座小尸山要是在江里河里便當成為一座不小的浮尸島。
就算當下是戰爭時期,百姓們鮮少在龍川江附近出沒,可一座看來該當令人作嘔、毛骨悚然的浮尸島理應很是顯眼、極容易尋見,然而從暗部傳遞的情報來看,這座浮尸島非但沒有出現,就連龍川江上、龍川江邊的尸體也很難找見幾具。
這些尸體哪里去了
難道說那數以萬計的尸體都沉入了龍川江底
雪清歡無法確認,只能找來人幫忙確認。
他讓一曲流年閣的所有人都出馬,自龍街渡口始,沿龍川江而下,每隔約莫二十里地以上的緩流處,分別重金聘請三名水性好的村民下潛至江中摸查狀況。
結果一無所獲。
確認尸體大抵不在龍川江底后,雪清歡又開始了新的調查。
既然舊的尸體消失了,那么便調查看看新產生的尸體什么時候又會消失,又是怎么消失的
這時候雪清歡也迎來了個幫手,聽雨閣奚夏。
于是他便向奚夏問道“那位韓先生一手打造的暗部果然非同凡響,無怪乎洛老弟相隔千里之外都能洞悉到這里的古怪,讓我來仔細查一查,不過令我不解的是,暗部既能無處不在,又何必讓我們這幫只會彈曲奏樂之人撥泥挖沙,浪費銀兩”
精通音律、同樣愛好彈曲奏樂的奚夏在一曲流年閣便有三個知交好友,只是雪清歡大多時候都徜徉于山水間,這也使得二人早便相互知之,卻未曾單獨會面過。
眉目深刻,發縷飄飄,溫潤如玉,全然看不出年逾不惑的白衫公子是一曲流年閣閣主雪清歡。
發如潑墨、邊緣處綁有幾束小發辮、鼻挺下巴尖、有幾分西域舊國容貌、穿著寬松黑袍的年少者則是奚夏。
兩位樂友初見時對各自觀感均不錯,卻都極為客氣地點頭致意。
第一次私下碰面,便要進行第一次合作,雪清歡自來熟地以玩笑形式來熟絡關系,奚夏也便順水推舟、不再拘束地維持禮節上的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