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軸應是聽雨閣暗部與朝廷暗殿匯集來的信息。
包含著近日來中州各路戰局狀況,以及江湖方面與朝堂官府方面對于未來時局走勢的一些判斷。
江湖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老伯、洛飄零、雪清歡,還有昆侖掌門諸葛云翎。
官府方面主要看法來自冷杉、牛軻廉、鎮東將軍梁飛雄和嶺南守將程城等。
卷軸上的內容足有千余字,也難為姜逸塵和冷魅竟是站在鐵索鏈上一起讀完的。
這不怪楊大信等人沒有出言提醒。
一來姜冷二人急于知曉其他戰場上的情況,自顧自地看了起來。
二來尋常人等誰能見識到今日這般場面
十五個大頭兵無一不被黃青玄與何雷的手段震撼得久久醒不過神、口不能言,只有黃青玄離去前的那四句話還在他們腦海中回蕩不已。
所幸姜冷二人安然無恙地看完了卷軸,且依然可以保持著輕松心態走回神筆峰上。
卷軸中所提及的最緊要之事莫過于中州軍與瓦剌軍在西陘關、北望關、狼牙谷的交戰。
這場同時打響于中州兩座城關、征戰維度極廣的關鍵一戰,中州方在狼牙谷完成了以少勝多的大逆轉,方才將巨大的人數劣勢拉扯到相當水平,得以在后續較量中形成勢均力敵之態,終在七日鏖戰之后,艱難讓瓦剌軍咽下大敗苦果,龜縮回烏蘭巴特城。
接下來兩個月內,瓦剌當以休整和后方調度為主,很難再大舉興兵侵犯中州正北部城關。
看到了這樣的好消息,姜逸塵和冷魅心下大定,回到神筆峰后,各尋了個平整的地兒便躺倒睡死過去。
二人著實累壞了。
他們是被楊大信等人給背下神筆峰、抬下天柱山脈的。
而后他們被馬車送回晉州城,由城中的四兩千斤堂接手,在醫館中詳細看護了五日。
這才準允二人搬移到城西的木屋居住靜養。
木屋與霍家所在的空街荒宅僅一街之隔。
是聽瀾公子與顧憐曾住處。
兩年前,姜逸塵再次離開西山島,徑直來到晉州城,在聽瀾公子的幫襯下找地煞門清算。
最后關頭,他在凌霄渡上殺了畢鄂,從莽荒之原繞路而回,幾乎滅了修愷、宋魯達等堂主載貨而歸的車隊,卻被突然出現的十四惡人易無生險些害了性命。
所幸機靈的黑將軍將他帶回晉州城外,醒來后他便在這木屋中養傷。
現在這兒原本的住戶或已離世、或已定居他處,沒有其他人敢來愿來住這,故而很是清凈。
對于他而言,這里或許還有些家的味道。
姜逸塵與冷魅這一休養便是十余日。
這十多天里,中州各處戰場的局面大體朝著好的方面轉變。
中州北面的情況不必多說,烏蘭巴特城像是空城一般鴉雀無聲。
要不是中州斥候還能探見瓦剌人守城兵力并未削減,恐怕會誤以為瓦剌人棄城回府了。
東北面,在興安境淪陷后,俞、唐、洪生怕自家血脈斷絕,徹底坐不住了。
又是翻箱倒柜,又是砸鍋賣鐵,愣是又變出來數車金銀珠寶拉到皇城里,換成前線附近城鎮的一車車救急輜重。
許是這回三大家誠意較足,延帝大受感動之下特令常、湯二家新生代軍中翹楚調軍馳援,總算是穩住了東北面的局勢。
東南面因有老伯所在的道義盟相援,中州軍兵如有神助,東瀛人難興風浪,在自古兵家不征的閩地強勢登岸后不久又灰溜溜滾回海上,如此三番,好不疲憊。
嶺南的局勢轉變最為樂觀,自打飄影、肆兒還有阿大以雷霆之勢登場亮相后,駱越人像是被嚇破了膽,安靜得跟鵪鶉似的,若不是還強撐著面子不撤退,時不時要打打騷擾戰,恐怕就和西北面一樣寂寂無聲了。
西南面的毒竺人也無法突破中州防線。
可在雪清歡和奚夏確認了“亡靈大軍”的隱憂之后,中州方不敢放任不管,由中州江湖人組織了回消滅死尸的行動嘗試,卻被毒竺人給擋了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率領毒竺人阻擊中州江湖義士的領導者竟也是中州江湖人。
了解中州人、能對付中州人的還得是中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