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朝堂的江南一隅,太湖西山島的山巒深處,一座村莊臨崖而立居于谷中,此谷各處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錦,一路上亦是風物佳勝,是個世俗難見的美景圣地,谷中人名之瀟湘。
谷內居住的年長之輩不少是些曾名動江湖的人物,厭倦江湖紛爭歸隱于此世外桃源,谷內年輕幼小一輩要么是谷中后代,要么是這些年來因各種原因收養而來的孤兒,島上亦有多處村落也是一般景況。
一扎著頭巾、村姑打扮的老婦,提著一籃子剛從菜地里挑揀而來的新鮮蔬菜和剛從雞窩中掏出的數顆雞蛋,徐徐走向自家的木屋。
忽聽得身后密林中嗖嗖風響,似是猜得身后來人,便未回首,繼續前行。
“塵兒今天還去采摘了山筍啊,有心了。那今兒我們可有筍湯喝了。”待得少年輕步點地落身于前方時,瞥見其背后竹簍里于一堆草藥中顯得突兀的山竹筍,露出慈祥的微笑說到。
“嗯,好。”被喚作塵兒的少年答到,隨即“奪過”老婦手中的籃子,攙過手陪同她前行。
老婦名為霍隱娘,也不可謂之老,僅是兩鬢斑白,容顏略為憔悴,顯得有些老相,但那雙銳利的眼似是歷經滄桑,看穿看透了一切。
這是個束發少年,身著淺藍布衣,淺眉劍目,相貌平平,稚氣未脫,他便是霍隱娘的養子,姜逸塵。
對于幼時姜逸塵并無太多記憶,模糊中僅有一個老人的和藹面龐,可惜他已知曉這位老爺爺已辭世十余年之久,村中人對姜逸塵的身世亦知之甚少,諸多在西山島上的這般年輕人都可用四個字概括“凄楚遺孤”。因而,自姜逸塵記事起,便與霍隱娘母子相依,名字亦是由其所取,島上長輩都喚他“塵兒”,年紀稍長些許或是與之相仿的稱之為“逸塵”,比之年幼的則喚之“逸塵哥哥”。
眼眸中那充滿朝氣的身影躍動著踏出門去挑水劈柴,手中輕盈舞動的菜刀卻緩緩停下,一聲輕嘆,老婦陷入沉思,想起了十三年前初次見到這個少年的畫面。
那年,她已經避入島上三年,三年里她過得渾渾噩噩,行尸走肉。
她實在難以忘卻這一生中于其最為重要的丈夫和兒子在三年前的雨夜棄她而去。
盡管在去年,老伯特來告知她大仇得報,取來仇家的伴身之物以示證明,但離世的親人終究無法歸來,依舊是揮之不去的夢魘,日日夜夜纏繞其心,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