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我說,好好一個孩子,你非得把他整成什么殺手,有必要么”易忠仁有點摸不清老伯的想法。
“作為殺手,只要塵兒實力夠強,便能夠在這江湖上生存的很好。而且只要有另一個江湖身份來做掩護,塵兒的作用非同小可。”老伯回。
“另一江湖身份你還準備安排塵兒去做什么”易忠仁有點兒好奇了。
“這個由塵兒自己選擇。無月,今日再見塵兒,你有什么看法”老伯沒有多扯,反倒是又問起了身邊這個第一殺手的意見。
“此次若能完全跨過心里這個坎,將來的成就不在我之下。”韓無月對姜逸塵的評價甚高。
“歐能讓道義盟第一殺手做出此番評價,當真讓我吃驚吶,細說來聽聽。”易忠仁有點意外韓無月的說法。
“姜少俠在菊園試煉中用了外界三日多的時間才通過,且不說其中應有大半時間是花在與他的內心做思想斗爭的,在這三日多的時間內,他未吃未喝,怕是全仗打坐調息才能一步步走過來,這份誓死不回頭的執著與決心,在殺手中,實屬鳳毛菱角,憑著這堅毅的性格,今后,只要他愿意去做,怕是沒有誰他殺不了的。”韓無月解釋著。
想象著未來那血淋淋的畫面,易忠仁一陣哆嗦,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你可還記得,塵兒這名字的由來”易忠仁沒來由地冒出這么句話倒是讓老伯一愣。
“他的隨身玉佩。”老伯回想了一下說出。
“不錯,林氏夫婦將刻著“塵緣”二字的玉佩予這孩子留做念想,也因不愿這孩子卷入塵緣紛擾之中,便想用此玉來替代塵世的洗禮。姜老頭并未給孩子起名,隱娘順其父母心意,為這孩子取了“逸塵”二字,而今的情景,卻是,唉話說林氏夫婦的情況,最近可有新的眉目”易忠仁說。
“沒有。”老伯搖了搖頭只回答了易忠仁的后半句話的問題。
“離情怎堪月將滿,回溯前事一朝看。輪回已千轉,徒留塵緣嘆。”頓了半晌,老伯忽而出聲道,“你這一番言語,倒讓我覺得更加對不起這孩子了。”
老伯苦笑著搖了搖頭,腦海中不由回憶起一個白發蒼蒼,已是性命垂危的老人,非得等他來到其身前,與他交代完幾句話,方才安然瞑目的情景。
易忠仁可不是就要老伯心里也和他一樣難受么。
陶然閣中后面的對話姜逸塵并不清楚,但接受任務時的那一席對話卻是再次把姜逸塵心中對于江湖的那一絲美好念想給撕得粉碎。
姜逸塵明白,而今的江湖早已是污穢不堪,滿目瘡痍了,什么正義、俠義、道義、仁義等等已漸漸的在這個扭曲的江湖中慢慢消逝,難覓影蹤了。因此,道義盟,尤其是菊園,在他的心目中可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圣地般存在,老伯,易忠仁等人于他而言應是心懷蒼生,兼濟天下的大圣人,可在那一席對話之后,他很失望地發現一切不過是自己的天真和愚昧的幻想罷了。
兩日間,姜逸塵并未去做任何和任務有關的事,而是在園中瘋狂地練劍,他想用劍氣的揮灑去抒發心中的陰郁,他想用疲憊來推阻思考。
在歷經數日的思想斗爭后,姜逸塵僅準備了件較為破爛的布衣便踏上行程,此行的目的地是飛燕寨,他想混入寨中,親眼去見識下這飛燕寨的一寨之主,見識下這破敗不堪的江湖景象。
借著飛燕寨中內應的掩護,姜逸塵以淺識點草藥知識,卻在同草藥堂郎中采藥途中遭劫而分散流落的藥童身份,成功混入飛燕寨中。在飛燕寨中,他的身份則是幫忙寨中齊大夫采藥、熬藥,偶爾也能砍砍柴火的小伙計。
在飛燕寨中混跡數日后,已摸清了不少信息。
飛燕寨寨主嚴明,虎背熊腰的中年大漢,虬髯繁盛卻見面色青白無光,須發隱約顯白。白日間少有露面,偶爾會至礦區查勘寨中最主要的生計來源,其余時間均臥在房中,羽扇輕搖,閉目養息。最有規律的便是,每逢三日,都需齊大夫前去切經把脈,而其間每日都準時服用幾乎是一成不變的藥物。
齊大夫雖是醫術平平之輩,但也早已診出寨主究竟是何癥狀,腎虛虧損、中氣不足導致神疲乏力、精神不振,但令他極為費解的是他所開的藥方雖土,但長期療治的話也應有所好轉,但日復一日卻難見效用,更令其難以明白的是寨主明明每日都無所事事,也沒作甚傷筋勞骨的體力活,為何卻如此腎虛氣短。
于是,齊大夫只能懷疑這寨主要么有什么先天癥狀是在年紀大后便會迸發,或是說這寨主每天夜間不會去干什么偷雞摸狗的勾當吧。好在,寨主似乎知曉自身的狀況,未責難于他,他自然也懶得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