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佛經中是為六天之中第四天,傳說中彌勒佛的住所,下三沉欲情重,上二浮逸心多,此第四天欲輕逸少,非沉非浮,莫蕩于塵,故名知足。
兜率幫以此為名,理應寡欲知足,安然長樂,然,于實際中卻反其道而行,強調為所欲為,隨心所欲,欲壑難填便要不擇手段去索取,去滿足自己,是而,“兜率”二字名不副實。
因此,兜率幫被江湖正義之士劃歸邪門魔教一邊,但其打著認識真我,成就真我的旗號,亦是招攬得不少信眾死心塌地、至死不渝地追隨左右,相互奉獻,相互成就。
而兜率幫的實力更是不可小覷,紅衣教和天煞十二門這兩個超然幫派對于兜率幫的一舉一動均不敢有所疏忽,生怕一著不慎便陰溝翻船被侵吞取代,目前而言,在邪門魔教中,兜率幫與幽冥教共成一足,與紅衣教和天煞十二門成三足鼎立之勢。
兜率幫的幫主號稱彌勒,當然此彌勒并非彼彌勒,更為準確的稱號應是笑面彌勒。
然,彌勒本為笑臉為何還稱之為笑面彌勒
只因這笑面彌勒,一直以來均戴著笑臉面具示人,著衣蔽體,甚至連手與脖子都不暴露于空氣中,聽聞兜率幫中都幾乎無人見過其真實面目,亦無人知曉笑面彌勒的真實姓名。
其耳垂較之常人稍稍大些,僅有此特點貼近于彌勒二字,若非仔細觀察并不易察覺。
其聲低沉滄桑,宛若老叟。
其身軀嬌小窈窕,形似女子。
無人知其真正武功深淺,有傳言幫中大護法常坤在其手下走不過三招。
對于神秘未知的事物,有人畏之,便敬而遠之,有人好奇,便會一探究竟,因而,對于兜率幫這般能在邪門魔教中派上前四位的大幫派的一幫之主,自有不少好事者想揭開其廬山真面目,看看那面具之下究竟是絕美容顏還是個丑八怪,探探這布袍錦衣之下究竟是精秀逸少還是嬌嫩女子。
然,動過這番心思并付諸實踐的,已不存在于這世間,不論如何,傳言中這笑面彌勒的實力可是排在邪門魔教的前三位,而至于順序先后便無人知曉了。
常坤是笑面彌勒的得力干將,因其一頭赤發,且使得一手驚天地泣鬼神的斷魂刃,而被稱作赤發鬼。
常坤早就盯上了醉紅顏酒樓和峨嵋派這些弟子,暗中探得雙方有兵合一處的想法,便覺有些頭疼,但又不能放過這兩香餑餑,便很快做出布置。
常坤本有兩手計劃,一手全力迎擊這強珠聯璧合的強敵,一手則是準備暗中使絆,讓其無法結隊而行,從而能較為輕松地將之逐個擊破。
誰知這兩隊伍卻出人意料地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啟程,擺了常坤一道,令其匆忙應對,準備不及。
顯然,常坤被惹惱了,決定好好活動活動筋骨,親自出手教訓一番這些所謂正義之士了。
常坤扛著斷魂刃利于高處,俯瞰道上的戰局。
不多時,他的視線便集中于三處戰團的四人身上。
夜潮涯,使將著一柄烏金細長、如刀似劍的神號刀,一馬當先,橫沖直撞,正為那一眾人馬的突圍開路。
在他身旁的夜逢山,操著一把烏黑寬刃的大刀鬼泣,左接右擋,為其掠陣。
醉紅顏三十余人中便也只有這二人能入常坤的眼了。
而峨嵋派一邊,恰好被兜率幫的一波攻勢沖散成兩組,其中有二人較為引人矚目。
一是那端莊典雅卻眉頭緊蹙、眼神飄忽不時四顧的帶隊師姐柳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