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知身側之人究竟是誰,但季喆能感受到此人發自肺腑的關心,他大概能猜到此人同他們聽雨閣或是石府有舊,可他并不想讓其牽扯過多。
“小兄弟,且原諒季某此次的無禮,不詢問你的名諱,一來,是季某不想將你拉下這灘渾水,二來,季某可能無法償還這人情了,倒不如不知為好,若在下此去還能茍活一命,他日有緣能與兄弟再會,定當把酒言歡,相交為友。就此別過”
當遠方飄來的聲音傳入姜逸塵耳中時,怔怔出神的他才發現身邊之人早已不在。
“聽雨閣而今的處境,似乎和我脫不開干系季兄,在下恐怕要讓你失望了,只要地煞門之事能成功了結,在下便去相助聽雨閣脫困,希望于時咱們還有再見的機會。”姜逸塵心中暗暗下了決定。
*********
夏日的白晝總是來得特別早,當晨光迷蒙睜眼時,晉州城里已經炸開了鍋。
一夜間晉州城中,東南西北四道城門附近共出現了十九具死尸。
東城門處要慘烈一些,共有十二具尸體。
南、北城門各仨,而西城門僅有一具,也便是城墻上那烏鴉的尸體。
如此確切的信息自然不會給平民百姓知曉,而晉州的官府本極少理會江湖上的爭斗,此番之事毫不涉及他們的利益,更無百姓報官,他們自然也都懶得瞧上一眼,只是給了聲招呼,把場面收拾干凈些。
尸體容易處理,可血跡并不容易抹除。
城中的孩童們又傳唱起“晉州月夜,百鬼夜行,游街索命”等這些年來晉州城中的經典歌謠,而這些不過是大人們為了便于在晚上管束住自家孩童不要外出而編的鬼故事罷了。
大伙兒都不是傻子,昨晚那清晰無比的刀劍之聲,尤其是城西傳來的鳴雷之響,合著一大早四下可見的血跡,已昭示了這是一場江湖血斗。
不過,這些打斗都是發生在城門口附近,沒有波及到民戶,事不關己,大家便也能繼續裝傻安心地過日子了。
昨夜,從四方云集來晉州城的諸方勢力,即便未在聽瀾小筑的神樓上聽聞眾人對假洛飄零的身份分析,卻也在發現這錦衣男子有在夜間潛逃出城的意向后,便猜測到了此人會武,至少會些輕功,否則不論其從哪個方向逃去,終究是要翻過那高大的城墻的。
之所以選擇從城門處翻墻出逃,無外乎是因為翻過城墻后,便可沿著暢通無阻的官道揚長而去了,而不用擔心翻墻過后,會迷失在山林間或是落入湖泊中,給自己添麻煩。
至于為何季喆并未去往的南、北城門為何都會有幫派間的流血沖突,究其根由,不過是大家發現跟蹤的目標消失,兵力分散后,因患得患失而太過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而橫生枝節,出現了這些摩擦沖突。
當然,這些沖突都是過夜翻篇的,畢竟大家都是黑衣蒙面,隱匿了各自身份,現在出了岔子、吃了虧,便想要問罪尋仇,只會貽笑大方,這種苦果即便再大也得含著淚往肚子里咽。
大清晨便有七八隊人馬從鮮少有人問津的西城門奔出,而更多的人馬卻是從南城門離去。
顯然,大家伙也不笨,自昨晚之事后也分析出了這假洛飄零的去向,至于此人的真實身份,經由昨夜聽瀾公子之口,再結合各自手中掌握的聽雨閣相關信息,已能大致猜知,這人應是同洛飄零一起去往少林的季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