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問到了重點了。
鳳姐兒是沒有讀過什么書的。聽見繼皇后這么一問,她當即憋紅了小臉兒,素來伶俐的小嘴兒完全說不出話來,只求助般地望向了袁春。
袁春倒是讀了不少書,不過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問”。
那些八股文章她一看就頭疼,更加不要說去背誦學習了。反正她又不去考科舉,只隨著自己心意讀些詩詞歌賦、話本戲文、甚至天文地理、風土人情之類的“雜書”,陶冶一下情操,打發一下時間罷了。
原本她倒是可以直接侃侃而談,跟繼皇后討論一下讀書之樂。
但她想了一下這位繼皇后的人設她還沒太搞清楚,少不得要采取穩妥路線,索性借鑒了原著林妹妹的標準答案“只剛念了四書,些許識得幾個字罷了。”
這就是謙虛低調的說法了。
其實四書五經她都讀了,好歹是儒學經典,只要是讀書的,沒有不讀這個的。
雖然賈母對女孩子讀書這事兒不怎么上心,但是誰叫袁春有個學霸哥哥賈珠呢就,閑著也是閑著,七八歲之前左右無事,陪哥哥讀書也挺好的。
往事不堪回首,但好歹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經典永不褪色,這不用處就來了。
袁春這話一說,繼皇后果然笑了“女子能讀到這里已經很好。小五連詩都還沒讀完,日后你們要多督促她才是。”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繼皇后才說了五公主讀書的事兒,這位公主殿下就駕到了。
她今兒可算是盛裝出席,跟上次在坤寧宮中見面時候相比,更顯得雍容華貴,非常有公主的派頭,也就難怪要姍姍來遲了。
她身后照舊跟著那位太子殿下家的大郡主。
這小姑娘今日也好好打扮了一番,雖然也很是活潑俏麗,一絲禮儀不錯,但是終究還是很有分寸,沒有越過她五姑姑去。
五公主她們倆一來,照舊還是要先去給甄太妃請安,跟著是皇后,最后才到袁春和鳳姐兒當然這就不是這倆金枝玉葉給袁春她們倆見禮,而是袁春她們倆給她們見禮了。
大郡主年紀還小,性子溫柔和軟,又跟鳳姐兒一見如故,見到袁春和鳳姐兒對她行禮,忙著上前攙扶“姐姐們不必多禮。”
五公主那邊兒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
她的規矩當然也是很好的,不過她素來高傲,且不知道為什么對袁春有些不滿,見她們行禮便就高傲地點了點頭算是回應,沒有怎么搭理袁春和鳳姐兒。
袁春也不著惱,左右都是小姑娘,還是皇家的金枝玉葉、嬌生慣養慣了的,有點兒脾氣也很是正常。
她的芯子早就是成年人,犯不著跟小姑娘一般見識。
故此她大大方方地對著她們倆行完了禮,臉上甚至帶著微笑,根本就沒有把五公主這種多少有些“無禮”的回應放在心上。
這就顯得很是大氣了。繼皇后看了十分滿意,但是五公主卻不怎么滿意了。
她只覺得不但自己今兒這個下馬威沒有弄好不說,反倒又被袁春壓了一頭,實在不爽,總是要再想個法子找補回來才行。
但凡這種被嬌寵壞了的小公主,總是自尊心超強。但是你說她有什么壞心眼兒吧,一切又都寫在臉上
總之,五公主覺得袁春十分討厭,特別原本還挺喜歡她的,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這么一來二去的,反倒愈發討厭起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