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人罵罵咧咧的,見林家人上船來接,雖然不敢反抗,卻也不幫忙解開小姑娘的繩子,甚至還一巴掌打在她頭上,怒喝道“死丫頭你號什么喪貴人要問你話呢看你亂說,回家不打死你”
似乎是被打得有些怕了,即便是拿開了堵著嘴巴的破布,那小姑娘仍舊是瑟瑟發抖,半天說不出話來。
那男人在小船上愈發張狂起來“夫人您看吧,就是孩子太小,太鬧騰了,我這才打了她小孩子嘛,都是這么教的。怎么貴人們還要教我們窮老百姓怎么養孩子我們這種賤命,可比不得您家里這小姐這么嬌養,怪就怪她命不好,偏偏投生到我們家里來了,賤命一條,給口飯吃餓不死便是了。”
他兀自在那里喋喋不休、指桑罵槐,賈敏和袁春都不理他,只專心查看這小姑娘的情況。
袁春一見這孩子不過三歲上下年紀,卻生得眉清目秀。衣服雖然臟破,卻可以看出料子上乘、繡工精美。最特別的是眉間一點胭脂痣,殷紅可愛,愈發確定了這就是傳說中的那位年幼被拐的甄英蓮了。
只不過,她怎么這么早就被拐了,原著里好像是要等一兩年后的元宵節來著
袁春心中有些疑慮,加上有賈敏在旁,便就沒有貿然開口。
誰知賈敏一見這小英蓮就喜歡的不行。當即就蹲下來,把那她抱在懷里,柔聲安慰道“囡囡,你別怕,跟姨姨講,你認識那幾個人么”
賈敏生得貌美,說話也溫柔,小英蓮終于慢慢安靜了下來,卻還是不敢說話,只怯怯搖了搖頭,就一頭扎進了賈敏懷中。
那中年男子愈發撒潑不已,他拿準了御史大人定然也不敢私設公堂,反倒會愛惜羽毛,口口聲聲含沙射影暗示林如海和賈敏仗勢欺人,開始扮可憐。
殺傷力不大,侮辱性極強,并且十分惡心。
賈敏和袁春忙著安撫小英蓮,根本無暇理會這種潑皮。好在林如海那邊兒很快就傳話回來,因著他跟甄老爺一起在伴駕,不得空,特著一個幕僚來辦。
這幕僚也是林如海素來得意的心腹,辦事能力極強,經驗也豐富。來了之后,三言兩語就堵得那潑皮沒話說。甚至還套出來他們真就是拐子團伙小姑娘是他們在姑蘇逛廟會的時候撿來的。
這回是想把她運送到金陵他們的老巢養起來,等過七八年長大了好賣個好價錢。
事情一下子就十分清楚了。
那幕僚又來登記了小英蓮的形貌畫冊,然后就將那幾個潑皮無賴連人帶船一起押解報了官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整個過程處理得十分得體,有條不紊,考慮周全,不愧是林如海倚重的心腹。
袁春在一邊兒圍觀了全程,不由得暗暗贊嘆。什么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就是了。
贊嘆完了之后,就看著一旁的小英蓮有些犯難她的年紀實在太小了,又遭逢大變,膽子愈發小了。居然只認賈敏一個人,其余任何人接近,她都哭個不住。
就算是跟賈敏一起能安靜下來,卻什么有效的信息都說不出來。畢竟她現在也就是兩三歲大,實在是太小了些。
雖然說林如海那位幕僚已經登記了她的形貌畫冊,一并移交給了官府,但是這個年代的辦事效率實在不怎么樣。這樣基本上沒有什么線索的拐賣兒童,要找到她的親生父母也不知道得等什么時候。
袁春倒是知道點兒線索,但也僅限于原著的寥寥數語,而且若是貿然,她還根本沒法解釋這線索的來歷最重要的是,就算幫英蓮找回甄家,說不準一兩年后還是要按照劇情被拐。
這一點才是最要命的。
她不敢賭誰知道這一次是不是隨機事件,還是找個穩妥的地方養大了再找回親人才比較保險。
看著賈敏對這孩子毫不掩飾的疼愛,袁春忽然福至心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她快步走上前去,試探著問道“姑母,元兒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更新爬走。雖然看的人愈發少,還是堅持寫完吧,嘆息。
馬上就要上班啦,爭取以后穩定在零點更新。大家盡量別熬夜,可以等早上起來看喲。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