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后跪到當今跟前,哭“七郎一向好好的。是妾疏忽。”
齊王請旨“把七郎帶到王府由兒臣看著吧”
董后忙喊“你哪里有空”
桓樾不客氣“意思娘娘很空,不用管兒子,天天盯著東宮”
永嘉公主怒極“那是母后關心太子”
“關心誰做太子”桓樾脫口而出,趕緊又說,“皇太子有三師三少,東宮什么都有,娘娘不該避嫌嗎若是個普通繼母,自可母慈子孝。但天家不是普通人家,到現在還沒鬧明白嗎”
華陽公主看這撕的可真激烈
繼后插手東宮本來就不應該,就看誰強勢。
謝籀差點為裴氏喝彩。
這不僅制止董氏,還給董氏扣了很強的一頂帽子。
董氏不會教子、不配為后。
和別的不配為后不一樣,她是不知道如何做皇后。有趣極了
謝籀準備以后如何廢董氏了,廢她那是必須的。
可惜上輩子沒廢掉,在父皇沒廢她的時候,之后要廢得費更大的勁兒。
希望裴氏更給力點,謝籀不想和董氏虛與委蛇,何況母后的死、董氏和崔氏都有脫不開的干系。
董后說桓樾“你是很明白了”
若是皇太子知道如何做皇帝叫僭越、要命的。
桓樾一點不方“妾現在是天家婦,妾以為很簡單,國在前家在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照著做總歸不會差太多。”
桓樾扶著腦子又懟人了“天家若是都不顧國法,上行下效,國法又有什么用待國傾覆,家將何存”
董后發怒“爾敢妄言”
桓樾淡定“你怎么就這么喜歡裝告訴你殺人要償命的,你覺得你是皇后,你兒子侄子都可以不用管,所以妾說的不對”
齊王插話“兒臣會教導七郎。”
當今準奏。
董后著急“七郎傷的這么重。”
當今問“七郎要誅青蛾的族,你知道都有誰嗎”
剛好,都在這兒。
董后恨死。
齊王使勁暗示,別鬧了還得處理一批人給父皇交代。
就算不是董后教的,也是董家有些人飄了,事情鬧到這一步。
董家斗不過狄家,飄的有點早。還有崔家虎視眈眈。
女官來請旨“午宴準備好了。”
當今準奏,又說道“青蛾身體不好,什么東西都別短了青蛾宮。”
董后差點氣死
崔貴妃覺得酸溜溜。看桓樾就是好命,進宮第一天就讓當今看上了。
當今可不是那么好討好的。
尤其是鬧的雞飛狗跳,莫非當今厭煩董氏,喜歡看人和她斗
即便如此,一般人也不敢這么做。
崔貴妃才發現,桓樾借口她腦子磕了。
和裴家鬧的微妙,又和董后這么干,崔貴妃無語了。
若是真得當今青眼,那別的都無所謂。
裴家那破落戶,到時還得求到桓樾頭上。
或許皇太子納了來自裴家的妃,正好戳中當今軟肋呢
崔貴妃不知道嘴里什么滋味了。
但前提還得是桓樾能討了當今喜歡。這種事最虛無縹緲。